《印度时报》刊登题为《中国意欲加大电动汽车研发力度》评论文章,现全文摘要如下:
在本次上海汽车展上,电动汽车的亮相无疑显示出当前中国政府对未来推进汽车高科技技术的决心,同时也反映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与其他国外竞争对手在电动汽车领域展开一轮新的较量。
在此次上海汽车展上,吉利携三大子品牌6款新车首发亮相,而其中最为夺目的则是一两座概念车魔卡McCAR。与此同时,东风帅克microvan车型、雪佛兰旗下四座的M1 REEV以及其他品牌的电动汽车也将悉数登台亮相。这些车型在单次充电后的行程均超过了100千米(约合60英里)。尽管某些车型仍在不断改进翻新之中,但不乏有部分车型已经迫不及待的投放进入中国市场。
目前,越来越多的车企纷纷加大了对电动汽车的研发力度。这同时也成为未来能否在汽车行业稳居前列的致胜砝码。尽管中国目前已经开始投入到电动汽车的研发中,但其也不忘向外国先进车企取经,要求那些在中国市场建厂和成立合资企业的外国汽车制造商分享它们先进的汽车研发和生产技术。
按照中国政府在上月发布的投资管理规定,目前外国车企仅仅只能持有小部分中国电动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的股权。在下月,中国政府将对外发布能源车型的十年产业发展规划。某些车企担心,这些条款可能会在未来对有关产量和进口方面设限。
许多外国汽车制造商表示,担心北京可能会要求他们移交某些极具价值的汽车技术以帮助其在华的合作伙伴打造一个本土化品牌。
IHS Global Insight的分析师John Zeng表示:“毫无疑问,外国车企确实存在上述担忧。目前他们的投资都仅仅是处于进行研发的阶段,因此,要进行技术交接恐怕对于他们来说还未真正做好准备。”
据了解,目前中国政府已经表示,对于那些欲在华生产电动汽车的外国汽车制造商,其在华的合资企业必须至少要拥有以下三大生产技术中的一种:电动车核心零部件、汽车发动机以及动力管理系统。
据了解,目前对于中国汽车制造商来说,研发动力性能佳且安全性高的电池是一个关键的技术挑战。在汽车的研发中,中国制造的电动车爆炸的概率比外国竞争对手高出10倍多。分析师表示,这样的技术瓶颈使得司机都不敢驾驶这样的汽车。
作为新崛起的汽车领域,电动车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中国希望能够充分利用如今高速发展的汽车市场大力研发自主的电动车生产技术和推出全球化的汽车品牌。在2009年,中国一举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头号汽车大国。
中国政府要求外国车企在华运营时需成立合资企业。这将有助于中国本土企业学习先进的汽车生产技术,并迅速成长起来。但目前的情况似乎还没有达到预期。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上,外国品牌的汽车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如通用汽车、大众汽车以及其他的国外品牌。本土化的汽车企业,如奇瑞和吉利,尽管增长迅速,但却远远落后于外国竞争对手。因此,对于中国车企来讲,电动车领域意味着一个全新的起跑线。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气候能源问题首席顾问沈岱波(Deborah Seligsohn)表示:“中国企业看到了新的机遇,希望能在该领域上拔得头筹。它们希望能在某些汽车领域内占据领导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