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储能政策 返回

万钢:纯电动汽车与燃料电池汽车同等重要 将长期共存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央广网 发布时间:2020-01-09 浏览:

央广网北京1月8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今天(8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发布《中国氢能产业政策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表示,纯电动汽车与燃料电池汽车同等重要,将长期共存,在科技创新中互相补充、循序发展。

《中国氢能产业政策研究》指出,我国氢能来源广泛,既有充足的工业副产氢气,又有大量可供制氢的存量电力资源,有力支撑了我国氢能和燃料电池规模化发展。万钢表示,我国从本世纪初即筹划将氢能作为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促进能源的转型升级。“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中,纯电动、燃料电池汽车同等重要、长期共存,在科技创新中互相补充、循序发展,在市场应用中各有定位、互不替代。”他说。

经过20多年持续开展的氢能和燃料电池的研究研发工作,目前我们初步形成了燃料电池、电堆等关键材料的研发体系,也初步形成了轿车、中巴、客车等生产制造能力。万钢说,当前我国氢能发展已经具备产业化条件,但也存在关键材料核心技术自主性不强、多元化应用不足等问题。“第一是国家层面缺乏统筹,目前我们还没有出台针对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国家战略规划;第二,我们的原始创新能力还比较弱;第三是管理理念落后,技术标准不完善,也制约了氢能的利用。”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表示,在当前氢能“热”效应中,应进行客观理性的“冷”思考,立足我国国情和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需求,业界在致力于燃料电池攻关的同时,更需要关注氢气的来源。他说:“电动车已经由培育期进入了成长期,燃料电池研制进展明显,前景良好,需全盘考虑、缜密规划、攻坚克难、有序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