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8月31日)开幕的201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正处于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正处于与能源交通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等产业融合的关口,产业的生态和竞争格局面临重构,急需转换发展动力,提升产品质量,优化配套环境,促进融合发展。”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1万辆和69.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和10.9%。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四年居世界首位,保有量占国际市场的50%以上。
在罗俊杰看来,随着跨国企业和造车新势力加速布局,智能制造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新的发展方式,安全、智能、节能成为新的产品标签,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尤其是在新能源补贴逐步退坡、产业由政策导向逐渐转变为市场导向的背景之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巩固和发展此前的良好势头,实现平稳过渡,必须转换发展动力,提升产品质量。
今年2月,工信部开始筹备“2021-2035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并提出了三点总体思路:一是要从降低资源消耗强度,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明确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导向,兼容多种技术路线的发展;二是提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的对策,形成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推广应用与资源环境、社会运行的良性循环;三是要处理好宏观和微观、当前和长远、国内和国际的关系,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深化开放合作,走出一条更加协调、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