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储能政策 返回

万钢:我跟马斯克早就认识 欢迎全球电动车企来中国

作者:刘宏龙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发布时间:2018-03-1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3月10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邀请到了科技部部长万钢、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就“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我跟马斯克认识很长时间了,大概是2008年,我曾经驾驶过他开发的第一辆Roadster电动汽车。马斯克第一次来到中国就驾驶特斯拉来到我们部里,与我们交流研讨,寻找问题。”在回答路透社记者有关中美电动汽车交流合作问题时,万钢这样说。 

万钢表示,从2001起,科技部就开始实施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对电动汽车发展,特别是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提供支持,进行产、学、研结合的技术研究,十年之后,电动汽车便开始大规模推广。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让电动汽车与广大用户见面。2010年,电动汽车开始全面推广,特别是国家开启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对电动汽车进行财税鼓励,对关键技术的研发提供支持。”万钢说。 

万钢表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77.7万辆,累计保有量达到160万辆,两个数据均占到全球的50%。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目的,一是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石油依存度;二是应对大气污染,特别是减少城市大气污染;三是以电动汽车为载体,发展智能驾驶、人工智能、共享技术,防治交通拥堵。 

万钢表示,目前许多国家的汽车品牌,比如宝马、大众、奥迪、通用、福特等企业的电动汽车,都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由中国合资企业生产,在中国市场享受同等待遇,在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 

“我要告诉你,中美电动汽车合作十分紧密。”万钢对在座媒体讲道,“我们和美国能源部建立了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三大研究内容之一就是电动汽车技术,也包括卡车方面的研究。这些合作在科技创新层面上并没有障碍。我们欢迎美国企业家来到中国,除了电动汽车,可以合作的内容还有很多。”  

万钢指出,从1978年开始,邓小平同志第一次访美时,就签订了中美科技合作的相关内容,并陪伴中国改革发展40年,取得了很多成就,这些合作会顺利的进行下去。 

“我相信,中美科学家、企业家以及政府之间都能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万钢表示,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环节,欢迎全球的电动汽车企业来到中国。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