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储能政策 返回

杨裕生院士:铅蓄电池技术正不断推陈出新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4-03-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更严格的环保政策下,企业如何通过增加环保投入、实施降本增效,通过新技术开发迎接铅蓄电池产业第二个春天?中国工程院院士、电池技术专家杨裕生院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杨裕生院士认为,污染治理是铅蓄电池产业的生命线。目前铅蓄电池占二次蓄电池份额的89%,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产业。它的优点十分突出:安全性高、价格低廉、利用性好、回收再生率高,而储能低、铅块寿命短等缺点正在被逐步克服。

在铅蓄电池的新技术方面,杨院士表示,目前电动车和可再生能源的兴起,推动了铅蓄电池生产水平的提高。以超级电池铅蓄电池为代表的新技术在我国推行,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短,其他的新技术领域如正在使用的耐氧化电极、提高硫酸铅的导电性,轻质的负极板上,轻质和耐硫的正极板等等技术都有应用。现在也有项目正在研究高性能60瓦时/公斤的铅蓄电池,可同时提高功率和传输率。在铅蓄电池中添加活性炭有两种技术:一种是所谓超级电池,即在负极上贴活性炭电极的技术。该技术已在在日、美等国投产。另外一种是将炭混在负极的铅中,被称为铅炭电池。而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工艺较为简单的电容性铅蓄电池,

杨院士同时指出,铅炭电池性能较铅蓄电池有大幅提高,该技术经国家能源局组织鉴定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传统的铅蓄电池在汽车、电动车、家庭小规模储能方面仍应该充分发挥作用,造福于民。

分享到:

关键字:杨裕生院士 铅酸蓄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