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储能政策 返回

周鹤良:我国电力发展的光辉十年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2-10-1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我长期从事电力装备制造的技术管理组织工作,从亲身经历看到我国电力装备发展的光辉历程。
 
  中国现在已成为全球电力装备制造大国,同时也是全球电力消费大国。我国从2006年以来,连续6年每年装机容量增长接近1亿千瓦。相应地,在产能方面,2011年达到1.4亿千瓦。而在2002年,发电设备产能只有3565万千瓦。自2006年开始,年度发电设备产量一跃上升为1亿千瓦左右,比2002年增长2倍。
 
  回顾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发电设备产能平均年度约500万千瓦,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发电设备产能平均年度在1500万千瓦左右。跨入新世纪初期,发电设备产能平均年度在3500万千瓦左右。2006年至今,发电设备产能平均年度达到1亿千瓦,成为全球电力生产大国,同时产品质量、性能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水电设备,截至2011年我国水电发电设备装机容量达到2.3亿千瓦,占发电设备产能的22%,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32台70万千瓦大容量水轮发电机组,全部建成,机组的运行稳定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电力装备制造业到2020年可以迈向世界前列。
 
  我国电网基本实现了以交流500千伏和直流±500千伏及±800千伏为骨干输电网架的全国联网。截至2011年全国220千伏以上的输电线路已经发展到48万公里,220千伏以下的输电线路已经超过200万公里,形成一个庞大的输电系统。运营证明,一次、二次系统的设备安全可靠,性能良好。
 
  我国电网上世纪50-70年代经历了小机组,小容量,小电网时代。80年代中期开始经历了大机组、大容量、大电网时代。
 
  21世纪初,我国电网进入新阶段——开始形成以特高压/特高压交流、直流输电为骨干网架,区域电网互联,各级电压、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时代。
 
  交流1000千伏输电距离是500千伏的3-4倍,输电能力是500千伏的4-5倍,我国已建成12条±500千伏和±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十二五”期间还要建设10多条高压/特高压直流输电工,可以有效节约线路走廊占地面积,降低输电损耗。
 
  随着大容量清洁高效火电机组、大容量水轮发电机组、大容量核电机组、大容量兆瓦级风电机组、大容量燃气蒸汽机组联合循环机组的发展,交、直流特高压输电相关装备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它具有高电压、等级高、输电容量大、送电距离长、线路损耗低的特点。
 
  (作者为原机械工业部电工局局长)
 
分享到:

关键字:周鹤良 我国电力 发展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