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储能政策 返回

吴敬琏纵论两岸合作 推动两岸的电动汽车产业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新华日报 发布时间:2012-09-2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19日召开的“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上,两岸企业如何合作成为热门话题。主题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提出:海峡两岸产业应在建立共同市场基础上,实现资源整合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打造中华品牌,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华产业群。
 
    两岸产业为何要进行资源整合?吴敬琏说,目前两岸经济面临着共同的困难,合作能帮助两地经济华丽转身,“虽然当前世界经济恢复缓慢,但新一轮产业革命已现端倪。目前在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企业已有蓄势待发之势。面对这压力,我们需要整合。”
 
    这种整合,是在建设包括资本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在内的共同市场基础之上的。吴敬琏认为,这意味着必须改变原有的合作模式。“《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早期收获计划’是2011年1月全面实施的,该计划在扩大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但合作还局限于贸易方面,当前需要进一步推进到产业整合领域,以提高两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从“结合”到“整合”,一字之差,程度相距甚远。吴敬琏说,两岸原有的合作模式源于这样的优势结构:台湾资本雄厚、掌握高技术的能力较强、管理先进,而大陆劳动力成本低、土地较为宽裕、市场广大。但如今两岸的比较优势有了变化,就拿大陆方面来说,劳动力成本上升、高技术有突破性的发展、资本有较多的积累、系统整合能力有了较大提高……通过两岸企业的资源整合,形成一些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华产业就有了可能。
 
   “合作方式也需要升级。”吴敬琏说。以往两岸经济合作采用的是一对一个案处理的作业方式,即“搭桥专案”,如两岸于2008年11月正式启动的“搭桥项目”,选定了中草药、太阳光电、通讯等15个产业作为优先交流项目。然而,这种方式已不能适应全球竞争的态势,两岸需要努力建设共同市场,通过按照市场规则实行的有序竞争,促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华产业群体茁壮成长。“例如,电动汽车产业目前在大陆还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如果能和台湾建立共同的标准,对推动两岸的电动汽车产业大有好处。”
 
   “有了投资保护协议很好,但需要加快步伐,‘全面整合’。”吴敬琏说,过去,政府是调整产业结构的主导者,今后要建立平台,在政策上、法规上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华产业集群。
 
    吴敬琏建议,两岸经济合作应建立新的共同市场建设工作小组,明确主要障碍和整改方向,如此,两岸经济互利共赢大有希望。 
分享到:

关键字:吴敬琏 纵论 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