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储能政策 返回

霍建国:中欧光伏大战,中国需积极应对

作者: 来源:环球时报 发布时间:2012-09-0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欧盟昨天公布了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的调查,涉及金额高达200多亿美元,是迄今为止中国在海外市场遭遇的最大贸易诉讼案。尽管我光伏产品仍未摆脱出口加工的被动局面,但至少也算是我目前出口中为数不多的高端制造产品。在中国产业刚刚遭受到来自美国的“双反”调查后,在国内光伏产业正在调整结构,处于行业最困难的发展阶段之时,特别是人们对默克尔访华寄予厚望的时候,欧盟居然毫不留情地迈出了大胆的一步,这不禁要引起中国的深刻反思。
 
  在中国高端产业总体仍处于弱势的情况下,个别产业的兴起是不争的事实,这必然要引起国外同行的关注和紧张,个别竞争对手挑起的贸易争端是可以理解的,但政府的介入则应更多考虑到市场竞争的因素及产业上下游发展的影响,以及任何贸易壁垒的措施可能带来的利益得失和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
 
  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利用不公平竞争的理由,通过对规则的操纵和利用,刻意地打压来自于外部的竞争,甚至更严重者,不惜顶着贸易保护主义的谴责,而针对某一目的国采取打压措施,这不禁会使我们感到法律和规则,其实都已变得不那么至高无上了,而保护自己,限制对手的发展才是天经地义的选择。
 
  可以预见,这种不公平的竞争和刻意打压,在现阶段很难避免,因为中国经济正在崛起,如果欧盟权力机构是理性的或明智的,如果西方的执法机构是公正的,那么情况或许会好一点。但若政府也带有偏见,就会迎合贸易保护主义的诉求,进而采取果断的措施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目前,后者出现的频率居多。因此,中国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应认真反思,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保护中国企业的利益。特别是受到不公平待遇时,必须学会反制。
 
  针对光伏电池的反倾销调查立案,首先企业应积极应诉,因为一般情况下,应诉企业会得到较有利的裁决,反而不应诉的企业会被课以重税。鉴于欧盟市场对中国光伏产业的重要性,若不应诉,很可能导致中国光伏业全面退出欧洲市场;其次,政府也应有所反应,除继续进行必要的法律交涉外,将视案情的进展情况,选择适当的时机对欧洲输入中国存在不公平竞争的产品进行必要的制裁。此外,更重要的是,国内的光伏产业及相关行业要引以为戒,抓紧转型升级,突破技术束缚,避免同行竞争,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作者是商务部研究院院长)
分享到:

关键字:霍建国 中欧 光伏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