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储能政策 返回

风电降温 能源局计划收紧地方风电项目审批权

作者: 来源:中国储能网|http://www.escn.com.cn/ 发布时间:2011-04-16 浏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规模风机脱网事故风波未平,国内风电行业或将再遭一记重棒。据媒体报道,国家在近期出台有关规范风电项目审批制度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收紧各地方风电项目审批权,严格把关新风电项目。

  尽管业内人士预测在风电送出和消纳问题的制约下,国内风电将经历一场“倒春寒”,但风电开发商们似乎并不惧寒,正寻机异地扩张。

  风电“被降温”

  近日,国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派出了一路专业人员,由内蒙古赶赴各地。他们的任务是,物色各地已通过审批核准的风电场、搜集风电场转让信息、并接洽并购事宜。

  内蒙古坐拥全国风电资源50%、并欲打造中国“风电三峡”,本区域企业为何舍近求远?上述内蒙古新能源企业相关负责人张力对记者表示,为尽快签署新的风电开发协议,“舍近求远”实属无奈。

  “内蒙古部分地区入网容量已经饱和,电量送出愈加困难。”在张力看来,目前新的风电项目建设政策尚不明朗,形势严峻。据介绍,进入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已经暂停发放风电项目路条。没有了“通行证”,企业的新风电项目开发的冲动或将被 “扼杀在摇篮中”。

  据电监会发布的《风电、光伏发电情况监管报告》显示,截至2010 年6 月底,内蒙古并网风电装机容量居全国各省份之首,而未收购风电电量也是最多,占全国总未收购电量75.68%。

  号称“风电之都”的甘肃,同样也面临着风电送出和消纳问题的困境。据了解,根据规划2011年甘肃新开工的风电建设项目较少,主要是甘肃省已核准的少量新项目,

  地方收紧的同时,国家层面也开始严控。据了解,即将出台的办法提出,地方政府在核准5万千瓦以下风电项目之前,须拿到国家能源局的复函,否则不予通过。而根据中国现行风电项目审批制度,5万千瓦及以上规模的风电项目需要国家发改委审批,5万千瓦以下项目则由地方政府自行审批。

  企业“曲线”扩张

  尽管从国家到地方纷纷开始泼冷水,却难以浇灭企业风电场开发的热情。

  “目前风电项目审批工作流程相对简单,核准进度较快,建设周期相对较短,而电网接入系统在项目审查、方案确定及工程建设方面相对复杂,因此风电场建设与接入系统工程难免步调不一。”在张力看来,受到目前风电送出和消纳问题的制约,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开始在新风电项目审批上做文章,风电开发速度或将暂时被降温,而企业也只好为加快资源储备“另谋出路”。

  “面对严峻的形势,既要看到问题,更要抢抓机遇。”张力表示,尽管目前受并网瓶颈制约,但是一旦问题得到解决,风电将迎来新一轮爆发式的增长,因此企业也是枕戈待旦,一方面应把握时机增加风资源储备,做好前期准备以待时机成熟时迅速启动开发;而另一方面通过并购各地在建或已建成的风电项目实现“曲线救国”,变相加快企业发展速度,避开审批程序这道“阀门”,更快实现收益的同时扩大企业整体风电规模。

  企业这般热情,在中信证券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杨凡看来并不意外。近日在中欧清洁能源中心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上,杨凡指出,过去的几年,在政策和市场的驱动下,国内风电高速发展,曾实现了2006年到2009年连续四年年增长率超过100%。

  “目前是风电开发商发展风电的大好时机。”杨凡指出,最近风机招标价格已经降到了每千瓦4000元以下,随着风机价格的下降,风电开发商的收益在不断上升。

  据中国国电集团控股龙源电力发布的2010年年报显示,来自风力发电的收入激增67.8%至46.2亿元,经营利润增长64.4%至31.6亿元,占总体经营利润的74%,并计划在2011年乘胜追击,在国家重点规划的风电基地或全国具有风电开发潜力的地方加大开发力度,争取实现新增投产风电项目2000兆瓦。

 

分享到:

关键字:风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