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年底全国5G基站数超过60万个,大规模启动5G建设超前吗?

作者:陈曦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0-04-05 浏览:

新基建的脚步越来越快。据新华社最新消息,工信部近日发布将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进度,预计年底全国5G基站数超过60万个,实现地级市室外连续覆盖、县城及乡镇有重点覆盖、重点场景室内覆盖。有人会问,2019年刚刚吹响5G商用元年的号角,5G需求尚未完全释放,大规模启动5G建设是否过于超前?

虽然目前还无法准确估量5G未来的真实使用情况,但从历史经验看,每一次更高速网络的布局,基于该网络的新技术都会得到快速应用,并衍生出更多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5G从设计之初,就不仅囿于人和人之间的通信,更多将拓展物和物、人和物之间的万物互联新时代,其真正价值是赋能各行各业,智能制造、工业互联、智慧城市等新应用如箭在弦,5G与各行业融合这个愿景足够大。

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基础设施领域的大规模投资和超常规发展,不仅是“中国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推动多个领域在超前布局中受益:高速公路建设里程,机场建设数量规模,高铁和互联网等产业,都在适度超前的大规模建设后,实现了弯道超车和领先全球。试想如果没有4G和互联网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时下蓬勃的新零售业态还能够发展起来吗?享受到互联网经济繁荣的国人,都是超前基础设施建设的受益者。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通过5G网络接入各地医院,方便了专家远程会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资源紧张状况;人工智能+医疗救治,人工智能+社会管理,人工智能+病毒检测,“无接触感应”、“高效率通行”、“高温智能预警”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创新实践,大大加快了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普及步伐,也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基础设施建设的每一次进步,都将发挥“乘数效应”,提前为未来的长期发展留下足够的容纳空间,也为发展带来强劲动力。有专家认为,支撑未来20年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新基建”是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互联网等科技创新领域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消费升级领域基础设施。我们需要从现在开始,就在这些领域打好10年、20年,乃至30年的“提前量”。

如今我们已经站上了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关口,基础牢固,方能行稳致远。新时代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念和要求,超前思维,超前动作。

分享到:

关键字:5G基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