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新基建”政策将促进数据中心的发展,同时也会直接和间接对社会 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谢丽娜 李洁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是一个 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上,会议就明确了5G、人工智 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 建设的定位。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 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并在中央会议和各部委政策中被多次提 及。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 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加快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 度”,这是数据中心首次被明确纳入新型 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范 畴。一向低调的数据中心突然“走红”,业 界关于它的疑惑越来越多,笔者在此为读 者解答一二。
我国数据中心的市场和技术情况如何?
从市场规模来看,我国数据中心市场 一直保持稳速增长,近三年市场规模增速 在30%左右,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 规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同时,数据中心作为技术密集型产 业,技术创新步伐也在加快,在供电架 构、制冷方案、网络部署、软硬件设备 水平等方面均有突破,如供电架构逐步简化、液冷成为制冷新风尚、白盒交换机促使网络架构加快开源、无损网 络成为网络创新的重点、模块化和定 制化以及智能化是设施设备的新研发 方向等。
如何理解数据中心会被纳入 “新基建”?
以前提到基础设施建设,映入大家 脑海的会是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 梁、通信、水利、供电等;而在“新基建” 层面,国家提到的是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内容。可以看到,“新 基建”与传统基建相比,信息化、数字 化、智能化特征更明显,对科技创新的要 求更高。
作为基础设施的基础设施,数据中 心一直在底层默默无闻。但在数字化日益 普及的今日,无论上层应用如何创新都离 不开数据的计算、存储、传输环节,因而 数据中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另外,数据 中心更能体现“新基建”中“基建+科技” 的内涵。
从基建的角度看,数据中心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建筑,需要做好风火水电的 设施配套;从科技的角度看,数据中心是 数字经济的支撑实体,发挥了数据计算、 存储和传输的作用。因此,对于数据中心 而言,如何盖好建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 的是如何进行技术创新,以便更好地存储 和处理数据,满足上层应用的需求,发挥 促进数字经济增长的作用。
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对数据中心政策情况如何?
国务院、工信部、发改委、国管局 等国家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 施——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 化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 产业发展规划》,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强 “十三五”信息通信业节能减排工作的 指导意见》,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 指导目录(2019年本)》,工信部、国管 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绿色 数据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这一系列政 策的出台,持续引导数据中心产业健康、 有序、绿色发展。
同时,工信部发布了《全国数据中心 应用发展指引》,主要内容包括全国数据 中心发展情况,并引导供需对接。自2017 年开始,工信部每两年会印发《关于组织 申报年度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的通知》,将数据中心纳入国家新型工业 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的范畴,评选出在节 能环保、安全可靠、服务能力、应用水平 等方面具有示范作用、走在全国前列的大 型、超大型数据中心集聚区,以及达到较 高标准的中小型数据中心,以示范评优引 领数据中心产业进步。
随着数据中心的需求和规模持续增 长,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出现电 力资源紧缺的局面,于是各地相继出台政 策从而缓解当地资源紧缺和市场需求旺 盛之间的矛盾。北京市发布《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禁止新建和扩 建数据中心(PUE即电源使用效率值在 1.4以下的云计算数据中心除外,且仅能 在城六区以外区域);上海市发布《上海 市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提 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上海市互联网数据 中心建设导则》,指出要严格控制新建数 据中心,确有必要建设的必须确保绿色节 能,并制定了PUE指标、建设功能、规模 体量、选址区域多方面的门槛要求;深圳 市发布《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数 据中心节能审查有关事项的通知》,建立 完善能源管理体系,实施减量替代,强化 技术引导。
内蒙古、贵州、甘肃等地区也分别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发展总体规划 (2017—2020年)》《贵州省关于进一 步科学规划布局数据中心,大力发展大 数据应用的通知》《关于支持丝绸之路 信息港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吸引 数据中心到气温低、电力能源充足的西 部地区建设。
“新基建”政策对数据中心有何影响?
数据中心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数据中心上游的用户方可以得到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有更大 的空间发展自身业务。以互联网产业为 例,它们是对外服务型数据中心最大的 客户群体,互联网的业务发展和应用品 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据中心。只有 推动数据中心建设和提升,互联网业务 发展才能得到更好的支撑,其业务发展 就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同样的情况还适 用于其它数据中心用户方,如金融、制 造、交通运输、医疗健康、教育、农业、 文化等产业。
另一方面,服务商包括运营商及第三方IDC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包括数据中心 内软硬件各层面的供应商,它们均是数据 中心的生产建造者。政策的加码会加快数据中心的市场增长,国家投资和民间资本会大量涌入,数据中心服务商和系统集 成商会获得更多资本投资,对市场起到一 定的激励作用。
数据中心是基础设施的基础设施, “新基建”政策促进数据中心的发展,同 时也会直接和间接地对社会发展起到积 极的推动作用:一是完善数据中心产业 自身格局,推动其更快更好发展;二是促 进科技创新,推动科技人才培养;三是带 动投资,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四是提升各 产业的数字化水平,促进数字经济增长; 五是推动信息化进程,提高我国信息科 技实力。
谢丽娜,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数据中心研究部高级业 务主管,主要从事数据中心、服务器、液体冷却相关的政府支撑、产业咨询、技术研 究和标准制定等工作,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新技术与测试工作组成员,液 冷项目主要参与人,参与编写《液冷革命》《液冷技术与应用白皮书》等系列书籍和 行业规范。
李洁, 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数据 中心研究部主任,ODCC副主席,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互联网与应用工作委员会数 据中心工作组(TC1WG4)组长,长期从事数据中心的政策支撑、产业和技术等研究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