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图片新闻 返回

新基建是企业家的主场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经济观察报 发布时间:2020-04-26 浏览: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举行的月度新闻发布会上,首次给了新型基础设施一个官方定义。仔细看来,这和此前市场流传的新基建“八仙过海”有些出入——严格来说,“八仙”中的特高压、轨道交通和充电桩并不在列。

国家发改委将新基建分为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并表示将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修订完善有利于新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准入规则,激发各类主体的投资积极性。我们以为,此前有关新基建的争论大概可以画上一个休止符。

新型基础设施的提法始自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历次官方会议提及的新型基础设施包括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和数据中心。

新基建或新型基础设施自今年来大热,各地方投资冲动潮涌。不过从一些省区公布的投资计划看,传统基建仍唱主角。这一点无可置疑。就新基建而言,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力恐怕是常态。各地方政府部门太过热心未必有好效果,甚至会造成投资浪费。

这是历史的经验。事实上,我们现在归为新基建的领域多半在市场力量推动下起步,今天形成的市场格局也是竞争的结果。中途折戟者固然不胜数,却也不乏正在持续发力者。比如说在云计算领域,领跑的是阿里、腾讯和百度,但也不能轻视浪潮、华为这样的公司。区块链因为“炒币”争议不断,区块链本身的价值却在泥沙俱下的过程中得到验证,创新应用一刻也未停歇。大致而言,除了少数仍有准入限制的领域外,所有新基建都是市场驱动,是企业自发自为的过程。

不妨说,这是开放竞争带给中国企业的红利。这种竞争与全球领先科技企业同频共振,可视为全球新产业新技术竞逐的一部分。这也使得中国在一些领域一开始就处在第一阵营,有些领域则迅速缩短了与先进的距离。比如华为宣布目前已获得91个5G商用合同,成为当之无愧的领跑者。在云计算领域,根据国际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的追踪数据,阿里云在亚太市场排名第一,在全球位居亚马逊和微软之后。

这是企业主导的投资,也是企业家的主场。华为从2009年开始5G研究,累计投资了40亿美金。上个月,海尔智家控股子公司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获得A轮融资9.5亿人民币,创下工业互联网平台A轮融资规模之最。4月20日,阿里云宣布,未来3年再投2000亿元,用于云操作系统、服务器、芯片、网络等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则提出,未来10年要把服务和解决方案打造成新的核心竞争力,要成为“智慧基建”的核心提供商。

宏观地看,这和政府驱动的投资逻辑截然不同,这些资金的体量恐怕也不是“四万亿”可比较。没人敢说,这些投资会100%成功。不过我们相信,万千中国企业基于各自的发展战略和判断,在新基建领域投下的每一笔资金,都可以看作它们立足于当下,对中国经济未来投下的信心一票。

分享到:

关键字:新基建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