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巴西目前已经成为南美洲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截至4月24日12时,巴西新冠肺炎累计确诊达到5万例,远远超过排在第二的秘鲁。
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巴西采取了一系列的隔离措施,这导致当地汽车工业陷入停滞状态。不少车企都宣布,工厂停工时间继续延长。虽然暂时无法断定当地疫情何时能得到有效控制,但毫无疑问的是,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好不容易连续3年产量保持增长的巴西汽车行业,或将重回前几年的低迷状态。这对于致力于在巴西长远布局的中国车企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疫情带来的经济下滑、失业率高企以及消费遇冷,对进入巴西市场仅10余年的中国自主品牌不利。”江淮汽车国际业务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疫情影响,预计2020年巴西汽车产量将暂时结束增长。“汽车产业链已经实现了高度的全球化,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停滞都会给全局带来不利影响。”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建议,在当地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中国车企可选择收缩或暂缓相关业务。
■产量或现3年来首次回落
此前有机构预测,巴西疫情将在4月底达到峰值,然而,当地时间4月19日,巴西多地爆发反对居家隔离政策的示威游行,甚至一向反对隔离措施、将新冠肺炎称为“小流感”的巴西总统博索纳罗也加入其中。再加上目前巴西各州采取隔离措施的松紧程度不一,这些都给巴西疫情的后续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
公开信息显示,从3月23日起,多家位于巴西的汽车工厂开始停工:三菱和铃木在三菱巴西的整车组装代工厂从3月23日开始停产60天;现代汽车位于巴西的皮拉西卡巴工厂从3月23日开始停产,原计划至4月12日;日产的巴西雷森迪(Resende)工厂从3月25日起停产,原计划于4月22日开始复工;4月9日,通用汽车表示,位于巴西的工厂计划至少继续停产60天;大众汽车则于4月20日宣布,该公司位于南美洲巴西的汽车生产工厂在本月底前继续关闭,目前尚未决定是否将在5月或之后重启工厂。
受疫情影响的不只跨国车企,据奇瑞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奇瑞的巴西雅卡雷伊工厂已经暂停发动机生产项目,并裁员59人。奇瑞在巴西的另一家工厂——阿纳波利斯工厂也自3月23日起停产,具体恢复时间待定。
巴西汽车生产商协会(Anfavea)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2月,巴西汽车产量为20.41万辆,环比增长6.5%,同比下降20.8%;1~2月,巴西汽车产量累计为39.59万辆,同比下降13.4%。其中,轿车和轻型商用车产量为37.56万辆,同比下降13.9%。
值得关注的是,2月汽车产量出现同比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狂欢节,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体现在3月及之后的产量数据中。可以想见,由于大多数工厂停工,巴西在未来至少2个月的时间里,产量将出现断崖式下跌,这很有可能会导致巴西今年的汽车市场自2017年恢复增长并保持3年后,再次出现回落。
■短期内车市复苏不易
除了生产端,疫情还将给巴西汽车市场的消费端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巴西汽车销售商联合会在当地时间4月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3月巴西汽车销售量为16.35万辆,环比下降18.6%,同比下降21.78%;今年一季度,巴西汽车总销量为55.8万辆,同比下降8.15%。其中,巴西轿车和轻型商用车销售量为45.09万辆,同比下降9.22%。
巴西汽车销售商联合会方面表示,受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隔离防控措施的影响,大量汽车经销商关门停业,实体销售门店几乎瘫痪,网上销量不济,导致了3月汽车销量大幅锐减。虽然巴西汽车销售商联合会寄希望于“疫情早点结束,恢复车市,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但基于目前当地疫情发展形势还不明朗,后续对巴西的经济将产生较大影响,短期内车市复苏并不容易。
疫情爆发之前,巴西汽车制造商协会曾做出预测,认为2020年巴西汽车销量有望达到305万辆,涨幅为9.4%,产量增长7.5%,达到至316万辆;受阿根廷经济危机影响,汽车出口将下降11%至38.1万辆。但如今,疫情给这一目标打上了问号。江淮汽车国际业务相关负责人坦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蔓延,导致海外经济体集体承压,巴西、哥伦比亚和墨西哥等国货币近期出现了大幅贬值,海外汽车市场的需求因此受到了抑制。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今年巴西汽车市场的前景一片黑暗。有消息称,巴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银行(BNDES)预计将在5月敲定对汽车、航空、电力以及餐饮行业的一揽子援助措施。其实此前就有一些汽车制造商游说巴西联邦政府,希望能为他们提供紧急贷款,金额或将高达1330亿元人民币,但巴西政府是否批准这一请求还未明确。
■中国品牌优势不再
作为金砖国家,巴西经济增长很快,但巴西汽车市场的发展却有些坎坷。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巴西汽车市场完全放开,全球各大汽车品牌纷纷进入巴西,使得巴西汽车市场保持了长达15年的连续增长,在2012年达到了最高峰值——360万辆。然而此后巴西车市不断下滑,2014年销量仅为330万辆;2015年这一数字降至240万辆;到了2016年,巴西全年汽车销量只有205万辆,在经历了“四连跌”之后,巴西汽车市场从2017年开始出现转机,到了2019年,巴西汽车销售量回升至278.78万辆,比2018年增长8.65%。
中国汽车品牌大约在2008年前后试水巴西汽车市场,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和较长的质保年限等优势,中国汽车产品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青睐。以江淮汽车为例,2011年在巴西市场销量达到3.8万辆,领先第二名1万多辆。但从2011年12月开始,巴西实行税收新政,对进口车征税的比例高达30%,一部分中国车企开始“撤退”,自主品牌在巴西的表现开始下滑。
“前几年,巴西市场以年均30%速度下跌时,自主品牌的跌幅达到40%左右。此后巴西市场回暖,中国车企却未能跟着恢复增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直言,目前中国自主品牌在巴西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少,销量基本在前20名之后。
“巴西经济连续多年处于低迷状态,对新车市场冲击较大。”江淮汽车国际业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加上中国品牌的影响力与跨国车企仍存在一定差距,这些都是制约中国车企在巴西发展的关键因素。不过,江淮汽车仍在积极探索巴西市场的新机会,例如小型SUV市场,即便增加30%关税,江淮瑞风S3于2016年上市后,月销量仍保持在200辆。该负责人透露,针对巴西目前的经济现状,江淮汽车原定的投资计划或将调整,至于具体如何调整,需要与相关方协商后决定。“当然,江淮汽车对巴西市场的重视以及在巴西本土化的生产计划不会改变。”该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