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际新闻 返回

美国大学建议电动汽车不要采用快充法充电

作者:余秋云 来源:盖世汽车 发布时间:2020-04-2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据外媒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的工程师们表示,商用快速充电站会让电动汽车电池处于高温、高电阻环境中,而此类环境会导致电池破裂、泄露并失去存储的容量。为了解决该问题,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在较低温度下给电池充电的方法,从而降低了灾难性损害和存储容量损失的风险。

(图片来源:加州大学河滨分校)

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教授Mihri Ozkan与Marlan and Rosemary Bourns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教授Cengiz Ozkan领导了一个小组,采用高速公路沿路安装的快速充电桩为特斯拉汽车中的松下NCR 18650B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充电。

他们还采用了一个基于电池内阻的快速充电算法,此种算法会干扰电子的流动。电池的内阻随着温度、充电状态、电池寿命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充电过程中,出现高内阻会产生问题。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电池团队的充电方式是一个自适应系统,能够通过检查电池充电时的内阻来向电池学习。当内阻起作用时,该充电方式就会停止工作,从而让电池不损失充电容量。

(图片来源:加州大学河滨分校)

在前13次充电循环中,两种充电技术导致的电池存储容量保持相似。然后,快速充电技术会导致电池容量衰减得更快,在40次充电循环后,电池只能保持60%的存储容量。但是,采用内阻充电方式为电池充电,在第40次充电循环时,该电池仍可保持80%以上的容量。

保持80%的容量就已经表明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已经达到使用寿命尽头,无法用于大多数应用。采用快速充电技术进行充电的电池在25次充电循环后就达到了这一状态,而采用内阻充电法充电的电池在36次充电循环后才达到这一状态。

更糟糕的是,在60次充电循环后,采用快速充电法充电的电池外壳会破裂,电极和电解质会暴露在空气中,增加了起火或爆炸的风险。60摄氏度/140华氏度的高温会加速电池损坏和起火/爆炸的风险,但是内阻充电法会导致电池温度更低,从而消除损坏。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为自适应内阻快速充电算法申请了专利,该算法可能会授权给电池和汽车制造商。与此同时,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电池团队建议尽量减少使用商用快速充电桩,在电池耗尽之前就进行充电,并防止过度充电。

分享到:

关键字:充电桩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