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双碳与新型能源系统 返回

疫情之后各国气候政策何去何从:有这样5种路径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 发布时间:2020-04-29 浏览:

新冠疫情大流行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将导致2020年全球化石燃料和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至11%,并可能在2021年再次下降1%,相比2019年碳排放下降9%。气候行动追踪ClimateActionTracker(CAT)机构发表报告,为疫情之后各国政府的气候政策建言。

报告认为,疫情之后的经济走向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乐观复苏”,即经济增长率最终恢复到疫情之前预测的水平;另一种是“悲观复苏”,即增长率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而不会恢复到疫情前预测的这些水平。

在这两种经济预测的基础上,在能源气候领域有可能的五种应对方案:

——化石燃料反弹

——后疫情现行政策

——弱绿色刺激

——适度绿色刺激

——强绿色刺激

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到2030年经济复苏是乐观的还是悲观,加强绿色能源基础设施(包括能源效率和低碳和零碳能源供应技术)投资可以大大减少碳排放。在经济乐观复苏加强绿色刺激政策条件下,2030年全球碳排放可降至270亿吨。

从长期来看,除非各国政府采取肯定和积极的行动,以确保它们实施的刺激和应对措施侧重于低碳和零碳发展,否则政策有可能倒退,导致2030年的排放量比以往更高。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些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行业正在为自己的未来进行密集的游说,要求各国政府采取不利于气候的政策和干预措施。

例如美国参议院正在讨论一项2万亿美元的汽车制造商救助计划,以及对其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大规模救助。在美国,环境保护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已采取行动,取消奥巴马时代的新车燃油效率标准,并放弃了一系列有利于汽车行业的反污染法规。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正在推动煤矿和液化天然气出口设施的建设规模。中国批准新建5座燃煤电厂,总容量约为8吉瓦。在韩国,政府计划向斗山重工公司提供8.25亿美元的救助,但没有附带任何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条件。

分享到:

关键字:气候变化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