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定点示范”“以奖代补”定调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初期发展节奏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新产业智库 发布时间:2020-04-29 浏览:

2020年4月23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20〕86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将当前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调整为选择有基础、有积极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区域,重点围绕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开展示范,中央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城市给予奖励(有关通知另行发布)。争取通过4年左右时间,建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形成布局合理、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通知》从2020年4月23日起实施,2019年6月26日至2020年4月22日推广的燃料电池汽车按照财建〔2019〕138号规定的过渡期补贴标准执行。

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政策有两大重点:

①定点示范;

②以奖代补;

定点示范

GGII认为,“定点示范”政策主要与国内目前多地出台氢能与燃料电池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有关。根据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统计,截止2019年11月底,全国4个直辖市、10个省、30个地级市先后出台促进氢能发展的补贴办法、规划、意见。各地纷抢产业链企业落户,导致产业初期,多家企业多地投资,存在一定程度的投资虚高现象。

“定点示范”一方面可以提高政策扶持精准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集中国家和社会资金、人才等资源,集中进行技术攻关和体系化建设,弥补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短板,从而加快完善国内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发展。

定点示范地的选择条件为:有基础、有积极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区域。

在示范城市选择上,GGII认为“有基础”分为有氢能基础和有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基础。

氢能基础方面,目前国内氢气来源主要有副产氢、煤制氢、天然气裂解制氢、甲醇裂解制氢、丙烷/乙烷裂解制氢、电解水制氢等。从全国范围来看,氢能基础较扎实的城市在国内主要有风电、光电丰富的河北、内蒙等三北地区;水电丰富的四川、云南;副产氢丰富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煤资源丰富的山西、陕西、新疆等地。

氢燃料电池产业链有基础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该地区有深厚的产业基础,GGII认为将成为示范城市的首选地区。2019年华东多地联合发布《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制定长三角氢能与燃料电池的推广路径和发展方式。2020年1月,上海嘉定公示2025年建设15座加氢站的布局规划。以上政策的发布表明华东地区已为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主要氢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分布


资料来源: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中国氢燃料电池电堆行业调研分析报告(2019-2023年)》,2020年4月

从“有积极性”方面来看,佛山、上海、武汉、广州、大同、潍坊等城市或区域对于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的支持力度较国内其他地区高。

从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的发布时间来看,上海、武汉、广州、苏州、佛山等地在2017年、2018年就已出台相关发展规划。

部分城市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规划发布时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调研分析报告(2019-2023年)》,2020年4月

从支持力度来看,佛山是目前国内对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支持力度最大的地区。2018年4月,佛山南海区出台《佛山市南海区促进加氢站建设运营及氢能源车辆运行扶持办法(暂行)》(南府办〔2018〕16号),对南海区内加氢站的建设、运营,以及氢能源车辆运行等环节进行扶持,这是全国首个加氢站建设运营及氢能源车辆运行扶持政策,单个加氢站建设补贴最高,力度全国各地区最大,并在国内率先对加氢站运营环节进行补贴。

2018年《佛山市南海区促进加氢站建设运营及氢能源车辆运行扶持办法(暂行)》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中国加氢站行业调研分析报告(2019-2023年)》,2020年4月

关于“有特色”方面来看,区域选择灵活性较大,暂无特别标准。GGII认为,氢燃料电池应用环境适应性更强,氢燃料电池汽车适合于长距离运输领域,如重卡领域。同时,氢能是连接各种能源和应用的桥梁,氢燃料电池使可再生能源应用形成闭合循环。“有特色”区域应当结合氢燃料电池的应用优势,充分发挥氢能和燃料电池在能源发展中的作用,促使国内形成制、储、运、用氢布局合理、氢能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以奖代补

“以奖代补”的推广方式,将新能源汽车面向传统消费者的大规模补贴推广政策转为产业链的培育鼓励政策,主要针对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还不完善、部分关键零部件供应链缺失或刚刚建立、产品成熟度有待提高的现状,不适合大规模推广而制定。

“以奖代补”,一方面,可减少部分企业为获取补贴而盲目扩张,减少资源浪费,以避免重蹈电动车骗补现象。另一方面,4月23日经济建设司发布的《通知》解读中提到,中央财政将按照结果导向“以奖代补”,表明奖励资金的发放将更加谨慎及具有目标性。奖励能者得之,将带动产业链上游零部件企业的发展积极性,补足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缺失,增强创新意识不足和能力不强的短板。

《通知》明确用4年左右时间,建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一方面确定了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另一方面规划了国内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步骤与发展目标。借鉴国内锂电池新能源发展周期,GGII认为4年左右时间可完成国内产业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在国内政策持续支持,企业投资、研发投入积极性高涨,下游应用领域逐渐打开的情况下,国内产品、技术将在应用实践中快速提升,快速突破。市场刺激及加快放量可一定程度地加快产品技术与性能的提升速度,这在锂电新能源产业已有体现。2009年国内开始“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以来,在政策积极引导及持续推动下,我国锂电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已初具实力,已形成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齐全的产业现状,且各环节出现了可与国际企业直接竞争的代表企业。

GGII认为,氢能与氢燃料电池产业在国内也将参考并吸收以上路径的部分经验与成果,从而加快国内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步伐。2019年国内氢燃料电池空压机实现百台以上装车出货,氢循环、增湿器等还处于送样测试阶段,产品上车仍需时间。其他关键材料和部件方面,2019年国内气体扩散层的碳纸/碳布、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等均未实现批量上车。2019年国内空压机和氢气循环泵企业均新增4家,同时GGII调研发现,2020年国内市场向上游零部件和关键材料投资的积极性明显提升。

以上成果表明,国内产业链企业的积极性已有很大提升,且效果开始体现。

国内氢燃料电池系统产业链企业数量分布(单位:家)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行业调研分析报告(2019-2023年)》,2020年4月

分享到:

关键字:氢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