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图片新闻 返回

华为关于通信能源未来五年发展的十个判断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储能100人 发布时间:2020-02-21 浏览:

5G正在加速到来,据通信主管部门数据,截止去年底,全国共建5G基站数已超13万个,2020年5G将迎来井喷,全国基站总数或超100万个。

一般来说,5G基站主要分为宏基站和微基站,微基站细分可分为:微基站、皮基站、飞基站,其中需要储能电池设备的是中国铁塔公司集中建设的宏基站。

储能系统是大型基站的必要基础设备,汹涌爆发的5G基站需求能带来多大的储能电池需求?公开数据显示,中国铁塔拥有194.8万个基站站址。按照铁塔能源的规划,它希望能在客户侧部署储能系统,利用分时电价政策进行削峰填谷提供节能服务,也将建设光伏、风力配置储能系统,向客户提供新能源系统集成或售电服务。

业内认为,5G基站的广泛建设为储能产业带来绝佳的发展契机,其一是巨大的市场需求,其二则是运营商对储能技术要求、标准门槛提高,有利于解决行业“低质低价”问题,市场将逐渐回归正常理性轨道。

作为5G时代的领军企业,华为近日发布《面向2025年通信能源十大趋势》,对未来五年关键的行业趋势和技术趋势进行预测,为基站建设和通信储能布局提供思路参考。

趋势一:能源数字化

核心观点:全球90%的站点将实现能源数字化

5G到来,站点数量剧增,运维变得更加复杂,持续上升的OPEX将吞噬运营商的利润。能源数字化对于简化运维、降低站点运维成本至关重要,是大势所趋。在数字化传感、控制、处理等技术的加持下,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90%的站点实现能源数字化,运营商打造极简、绿色、自动驾驶的网络成为可能。

趋势二:绿色能源规模应用

核心观点:促进节能减排,牵引行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达成联合国SDG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多家运营商把节油节维、全网0油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因此,绿色能源的投资规模逐年递增。光伏、风能、氢燃料电池、锂电池等新能源技术日益成熟,虽然初期投资相对较高,但因其具备绿色、环保、低碳、免维护、用电成本低等优势,正逐步得到运营商的青睐。

趋势三:锂进铅退

核心观点:铅酸全面锂电化,储能电站化

5G快速发展,站点功耗倍增,需要能量密度更高的储能系统,锂电正当其时。当前锂电池的循环寿命是铅酸电池的5倍,浮充寿命是铅酸电池的2倍,生命周期成本已经低于铅酸电池,未来三年锂电池价格将再下降30%,预计2022年与铅酸电池的绝对成本基本持平。此外,锂电池可以充分利用循环特性,通过电力削峰避免市电增容改造、分时峰谷电价错峰降低电费,将进一步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

趋势四:通信能源随5G走向千行百业

核心观点:丰富的企业级场景要求供电方案灵活多样

5G走向千行百业,也将带领基站设备走向各种企业级的应用场景,例如港口、矿区、电力、交通,甚至院校、医院、社区。多种多样的应用场景,要求通信能源必须更加灵活多样,这也驱动通信能源进一步向数字化、模块化、柔性化演进。

趋势五:ICT供电融合

核心观点:ICT业务融合要求供电方案多样化

5G的普及给社会各个层面带来信息化、智能化的变革。IT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借助CT通信网络发展出千变万化的应用,ICT融合将是必然趋势。这个变革对原有站点和机房的供备电保障提出多样化的需求,通信能源要同时支持两大类设备的供电制式、备电保障、热管理、空间管理、布线管理,在运营运维方面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趋势六:AI协同

核心观点:网元协同AI建模,能源网TCO最优

5G站点数量倍增、能耗倍增,导致运维和能源成本高企,影响5G快速普及,AI协同技术将是破局的重要手段。AI协同技术在通信能源中的应用包括:AI算法建模,实现切片网络站点资源配置及能效最优;AI分析,实现网络的自动驾驶。

趋势七:全栈极简

核心观点:能源网络端到端及全生命周期极简

未来联接无处不在,越来越多的频谱投入使用,站点建设将持续加密。5G时代,从站点到承载网到核心网,能源系统愈加庞大和复杂,更需要简化部署及控制TCO。未来一站一柜、一站一刀、网络自动驾驶运维等能源网络端到端及全生命周期极简技术将规模应用,大幅提升建站和扩容的效率,降低能源运维的复杂度,达成极简能源网。

趋势八:多相架构

核心观点:供需多样化,通信能源走向多相架构

当前阶段,多数电源不具备多相输入和输出功能,需要将多种不同的能源转换设备组合成一套系统,存在体积大、效率低、维护界面多,设备造价及运维费用高等问题。预计未来多相架构将在通信能源中普及,系统密度和效率更高,部署更简单,运维更智能。

趋势九:极致高效

核心观点:整流模块挑战高效极限,并将走向站点级、网络级高效

当前,通信电源的效率提升普遍停留在整流模块层面。主流厂家的整流模块效率一般为90%~98%,未来将持续挑战效率极限,从当前最高98%提升到99%(相对98%效率,整流损耗降低50%)。但是在整个站点中,能源消耗更多发生在发电系统、温控系统、供电线路,运营商将更加关注站点级能效、网络级能效的提升。高能效换热方案、自然散热方案将替代空调,成为主流的热管理方案。

趋势十:安全可信

核心观点:安全可信成为通信能源的重要特征

AI智能化呼啸而来,通信能源将从站点孤岛,发展到能源网络。多样化的供备电要求、复杂的部署环境、数字化的网络环境,对能源网络提出更高的安全可信诉求。安全可信技术,如硬件Watt流的安全性(Safety)、可靠性、可用性,软件Bit流的安全性(Security)、隐私性、韧性,将成为安全可信能源网络的重要特征。

分享到:

关键字:华为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