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图片新闻 返回

中丹储能圆桌会议今日在北京召开

作者:刘伯洵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9-09-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9月6日上午,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馆与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联合主办的中丹储能圆桌会议在北京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馆召开。

会议邀请了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馆能源参赞、丹麦国家电网、丹麦投资局、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平高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新纪元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UL国际有限公司、国网能源研究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万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控清洁能源集团、苏州阿特斯能源管理有限公司、TÜV南德意志集团、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精石电气科技有限公司、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泰基投资、凯顺控股集团、北能电气(泰州)有限公司、国网节能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国电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青域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等科研机构、系统集成商、电网公司以及投融资机构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李慧东女士(中)

会议由丹麦投资局李慧东女士主持。

Thierry Hoppe先生

丹麦王国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Thierry Hoppe致辞中表示,绿色能源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明年是中丹建交70周年,希望双方以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依托,加强公共交通电气化、风电、光伏、储能、氢能以及能效提升等多领域技术与商务合作。

Emrah Øztunc先生

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馆能源参赞Emrah Øztunc重点介绍了中丹在气候和能源领域的合作、丹麦能源领域、丹麦电力市场、可再生能源、丹麦2030年和2050年能源政策、气候政策和目标等方面情况。

他认为,未来人类生活方方面面对电的依赖性将大幅增加,丹麦将在2050年完全建立起来没有化石能源的绿色能源系统,达到零排放目标。同时为实现这一目标,丹麦能源署推进结合数字化能源交易平台以及物联网技术,积极开展储能应用技术、氢能技术以及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Peter Jørgensen先生

丹麦国家电网副总裁Peter Jørgensen分别就丹麦新能源发展环境、推动储能产业的政策机制、电力市场运行机制、电力市场自由竞价模式、丹麦风电资源禀赋情况、投融资环境及投资收益情况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

Peter 认为,丹麦的“电池储能”依靠的是挪威水电调节;北海的离岸风力发电将成为欧洲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来源;电力系统耦合是有效并网和脱碳的必然趋势;PtX解决方案在现实中推动脱碳和储能技术进步;绿色能源通过电池储能难以满足将来能源消费大规模应用需求,其中40%-60%可应用在电力系统,其他50%左右需要把绿色能源转成绿色分子(比如:转换成氢能、天然气、汽油、胺等多种能源形势);通过能源数据服务(Energy Data Service)和开放性实验室(Open Door Lab)支持新的商业模式发展。

Peter 指出,丹麦电网公司作为电力运营机构,不会做具体商业投资,但是会根据电网运营情况提出具体框架、市场规则、日间电力市场交易以及激励措施,帮助政府未来实现零碳能源目标,同时也会邀请相关科研机构对未来电力系统如何应对智能交通系统电气化做好仿真研究。

李占军

参会代表企业平高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支持部部长李占军分别就储能产品特点及核心竞争力、系统集成能力、BMS技术以及完善的热管理设计、项目案例等方面做了介绍。

李占军指出,平高储能项目工程采用“分布式布置、模块化设计、标准化接入、集中式调控”技术方案,利用变电站空余场地和间隔接入储能模块。并着重介绍了电网侧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情况以及“储能站+变电站+充电站+屋顶光伏+数据中心” 的多站合一方案。

据介绍,平高冬奥会东杏园储能电站的设计容量为14MW/14MWh,为冬奥会场馆提供应急电源支撑。该电站作为“冷、热、电、储”综合能源供应模式的一部分,使冬奥会场馆具备“多能互补、智慧高效”的供能形态。该电站接入电网公司 “大云物移智”能源互联网,构建全息数据信息网,实现冬奥会场馆能源信息的立体化,为能源系统态势感知分析、协同优化调控、多维度保障冬奥会电力供应发挥作用。

王君生

参会企业代表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保定分公司副总经理王君生围绕蜂巢能源产能布局、研发优势、电池技术路线、产品设计及分类、储能业务模式等方面做了细致介绍。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在总结发言时表示,希望通过本次交流作为推动共同探讨中丹能源体系及安全高效绿色转型发展战略,推动中丹两国电力创新与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的良好开端,为进一步深化双方技术交流与合作搭建有效平台。

刘勇指出,中方企业在储能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以及项目运营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丹麦国家电网公司在数据平台研发与建设、数据服务以及数据实验室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双方结合自身优势,资源互补,共同推进储能技术进步及商业模式创新,为储能技术服务全球化电力市场做好支撑。

现场交流

现场交流

专家提问

双方与会嘉宾还就中丹电力市场机制、电力交易环境、电网公司如何投资储能设施、丹麦储能投资环境、商业模式、储能成本、氢储能技术等方面做了交流,为促进中丹储能产业共同发展建言献策。

分享到:

关键字:中丹储能 研讨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