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市场化并轨之后,煤电这对往年竞相“哭奶”的冤家,谁会成为真正的“狼”?
据2012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2013年是国务院取消重点合同、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的第一年。一年后,2014年电煤谈判拉开序幕。
此前的电煤双轨制下,年初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靠行政干预签订重点合同煤价,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锁定一年供应量。如今,电煤价格由供需双方自主协商确定,无论煤企喊“涨价”,还是电企哭“亏损”,都是市场的事了。但是,当市场化真正到来之时,双方似乎还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方向是市场化,但如何接轨是个问题。”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康治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伊泰股份目前已经和发电企业谈好了供应量,但价格仍未敲定,“都在等神华的定价模式”。
大唐电力燃料公司有关人士介绍,煤炭业内风向标神华集团采取了基价+浮动的定价方式。基价为590元/吨,浮动方式有两种选择,一是参照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另一种是参考中国煤炭资源网发布的秦皇岛动力煤价格行情季度定价。
神华方案提出的590元/吨的基价,五大发电企业认为偏高,且浮动基数和比例仍没完全确定。
“现在是初步接洽,煤电双方拉开架势准备谈,还要你来我往几个回合。”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研究发展部经理刘志鹏说。
在此番电煤订货谈判前,煤炭价格已经异动频频。2013年上半年出现降价潮,10月以来又急速反弹,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两个月上升100多元。但业内多认为煤价走低的大势仍然难以扭转。事实上,煤价大势下行,正是2013年电煤价格得以并轨的一个前提条件。
不过,煤企还手握一张底牌,即资源集中度。刘志鹏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神华、中煤、伊泰、同煤等几大煤企在沿海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八九成,煤炭巨头抗风险能力和对市场洗牌的能力更强,“如果巨头们对供应量稍稍控制,价格马上就会有反应。”
2014年电力需求增幅下降的预期,以及价格更具优势的进口煤,则是电企在谈判中的有力砝码。
大唐电力燃料公司有关人士表示,大唐集团沿海电厂的进口煤比例占到将近一半。
除谈判外,煤炭商品的加速金融化,也许是市场化价格形成的另一条道路。煤炭是国内最大的能源类基础产品,推出期货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平抑价格波动.2013年9月26日,动力煤期货合约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成为迄今为止国内期货上市价值量最大的商品期货品种。
动力煤期货被寄予厚望。在煤电联动不畅的情况下,电力企业可充分测算成本,在低价区锁定全年的煤炭需求和价格,缓解煤炭价格波动的冲击。煤炭企业在卖出现货煤炭时,在期货市场进行相应的套期保值操作,也可最大限度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刘志鹏看好煤炭期货市场,“动力煤期货的优势在于,以中国的煤炭价格指数为标的,以中国的专业清算机构为依托,以人民币做结算。”
不过,目前煤企电企对动力煤期货市场多持观望态度。刘志鹏认为,最迫切的问题是通过交易确定价格水平,吸引煤企参与,淡化投机色彩。
期货市场之外,煤炭商品的金融衍生品还有新的动向。
2013年12月20日,上海清算所与河北港口集团共同主办人民币动力煤掉期暨煤炭市场形势研讨会,动力煤价格指数已经走向金融衍生品平台,上海清算所预计将于2014年3〜4月推出人民币动力煤掉期。
刘志鹏解释,动力煤掉期就是以未来某个时点的指数价格作为结算价格,和现货市场在使用模式上有相通之处。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套期保值的依据性更强,可以避免期货大起大落的问题。
“几大煤炭企业、电力企业都是央企,巨头们制定规则,但如果和市场走向不符,也是执行不下去的。”大唐电力燃料公司有关人士说,“最好的制衡办法就是通过市场手段达成买卖关系,用市场来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