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特斯拉汽车易主可能性分析

作者:丁华杰 来源:腾讯汽车 发布时间:2014-01-0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大家都在讨论陈光标购买“纽约时报”的可能性,事实上在汽车行业内这几日正在盛传特斯拉汽车被出售的可能性。前不久,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采访著名对冲基金公司Praxis Trading合伙人Yra Harris,谈到特斯拉汽车有可能在今年被出售,买家可能是通用汽车。另有外媒报道,特斯拉汽车或许被自己的合作伙伴谷歌收购。

如果对比两件事情来讲,笔者倒认为特斯拉汽车被出售给传统汽车企业的可能性还不如陈光标购买到“纽约时报”的可能性,因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理解、造车理念等方面,传统汽车企业和特斯拉汽车的融合点并不多。

这些年,汽车企业并购的案例并不少,事实上,汽车并购和个人购物一样,只不过针对得失利益分析的更加透彻,为什么进行并购?花多少钱并购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利弊?这些也是分析汽车企业并购案例的最基本的基石。

第一、特斯拉汽车商业模型还需继续拓展和验证。

特斯拉汽车之所以在去年如此的火爆,更多的在于其在商业模式的拓展以及技术集成方面的努力,这也是特斯拉汽车股票价格的最大的支撑,因为在此之前,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投放更多地在于低端路线去降低成本,而不是如何去豪华汽车研发更为节能的技术,但是特斯拉汽车在这个领域做到了,基于这个领域对于购买成本的可接受程度,至少在一定范围内,打开了一个新能源汽车推广的缺口,并且相对于另外两款比较流行的新能源汽车,特斯拉汽车完全依靠纯电动汽车获得相应的市场拓展。

聪明的读者朋友可能也都看到了,这种商业是不是已经彻底成功了?我们还没有看到特斯拉汽车最新的财务报表,并没有很清楚这个企业是不是已经完成了自己之前宣称的目标,但是有一点很清晰,这种商业模型并没有像一些成型的汽车企业那样,有着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特斯拉汽车的努力,特别是在股票价格等方面,被连续四起火灾造成的影响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在这个时候来讲,高额购进这个企业,或许存在更多地不确定因素。

如果说传统汽车企业购买了特斯拉汽车,这个时候最严峻的问题就是,买来之后能够做什么?因为北美三家本土的汽车制造商都有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业务,这些业务的起始时间甚至遭遇特斯拉汽车的成立时间,他们的最大困境不是特斯拉汽车拥有的集成技术,因为这些技术他们也具有,他们只是没有足够的魄力和勇气去践行更多地商业模型,特别是和传统汽车经销差异过大的新能源汽车经销模式。

这些年有很明显的现象是,传统汽车企业并不看好新能源汽车,不仅仅在中国和美国,全世界都是这样,事实上,新能源汽车如果不能架设一款新的游戏规则,也不可能走得更加顺畅,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方面,是等待政府施以援手还是自力更生去解决消费者的后顾之忧,这些情况相对传统车辆来讲,传统汽车企业的姿态太高,以至于错过了机会,所以我们看到一些企业很积极去并购新能源汽车企业,这点真的不被看好,或许只是浪费了一些金钱而已。

第二、特斯拉汽车的潜力并没有被彻底发掘。

当然,谈到这个企业能否被出售,还要看这个企业的老板是否缺钱,是否对于自己的企业失去信心,艾伦姆斯克被称之为汽车界的“钢铁侠”,他创造了很多奇迹,无论是电子支付、私人航空或者特斯拉汽车,都干得非常出色,在同一个行业都能算是比较领先角色,当下的特斯拉汽车来讲,在行业声明日盛,但是还不能算是独树一帜,至少在很多方面的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

无论是直销模式、无线充电、自动驾驶这些大家为特斯拉汽车拼凑的“前途”,目前还没看到太多的端倪,特别是在电动车产品的广度和深度上,特斯拉汽车还没有太出彩的地方,目前产品线的短缺,以及更高性价比的电动车产品短缺,让消费者以及投资者对于特斯拉的期待都没有走到终点,这些还需要钢铁侠进行更多方面的努力,相比这也是其本人想要持续发力的方向。

第三、平台化拓展合作是多方共赢的举措。

我们看到外媒对于谷歌购买特斯拉汽车寄予更高的希望,作为特斯拉汽车在无人驾驶方面的合作伙伴,拥有强大的财力支持,这些方面让人想入非非,事实上,笔者对一电动车的期待,更希望属于比较平台化方面拓展,很多电子商务或者门户网站做的很好,就是让更多地参与方参与进来,电动车作为一种平台支撑起这种生活,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无论是车联网还是汽车制造业在这种接口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空间和发挥空间,这些对于用户体验和产品的促进上才是一种划时代变革。

我们科技越来越进步,但是我们未来需要更多方面的合作,这些合作不仅仅意味着你做到了什么,而是你整合了什么样的资源来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包括汽车电子商务都是多方参与的活动,就像苹果系统如果离开了参与方、安卓系统离开了参与方,对于消费者的期待和变革都是一种打击和退步。

当然,谁能成为新能源汽车最大的赢家,关键点在于谁能给规范一个平台,让更多方面的技术集成到这个平台上,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接触最多的对象,这样的情况,带来的多方共赢才是我们眼中未来的电动车,而仅仅集成一块电池、一个电机放在几个轮子上的,或者仅仅这样理解新能源汽车,还不属于真正的玩家。

分享到:

关键字:特斯拉汽车 易主 可能性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