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特高压输电通道 返回

60小时通电! “雷神山速度” 这样炼成

作者:邹平 姚华力 来源:亮报 发布时间:2020-02-04 浏览:

2月2日下午3点,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挖掘机挥舞机械臂上下翻飞,运送设备的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紧张有序施工。

 1月29日,供电员工在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敷设电缆。左卫兵 摄

供电员工在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现场讨论施工方案。左卫兵 摄

  1月26日,供电员工在架设线路。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供电员工在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吊装箱变。 左卫兵 摄

  1月29日,供电员工进行环网柜的吊装和落位。 左卫兵 摄

  1月29日,供电员工在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敷设电缆。左卫兵 摄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供电公司副总经理董怡浪在工地来回巡查,检查是否有施工外破现象,并一一给外露电缆做好保护措施。

从1月27日上午7点进场施工到1月29日18时23分通电,正常需15天的工期,湖北武汉供电公司仅仅用60小时便完成送电,实现了战时的“中国速度”。

特殊时期需要特别的作为。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1月25日下午,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决定,在江夏黄家湖畔建设武汉第二个“小汤山”模式医院——雷神山医院,2月5日正式交付使用。

当日下午5点,湖北武汉供电公司紧急开会部署;晚上7点,赶至建设现场,成立雷神山医院供电项目指挥部,与项目管理单位武汉地产集团迅速敲定供电方案;晚上11点,江夏区供电公司连夜召开碰头会,明确分工。

1月26日,湖北武汉供电公司集中力量从省内外调配物资和施工人员。当日,300名工作人员全部组织到位,10台环网柜、28台箱式变压器、7公里长的10千伏高压电缆等物资也全部运抵工地。1月27日上午7点,武汉供电公司团队开始进场施工。

原本15天的工期,如何在短短三天之内完成?千头万绪的问题摆在了工作人员面前:多个施工单位在一个作业面施工,如何避免交叉作业?变压器等设备基座堆砌耗时耗力,如何节约时间?医院建设时间紧任务重,中途如何避免规划变更?

江夏供电公司总经理陈刚介绍,进场施工前,该公司与医院建设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后,拟定双环网四回路同时供电高可靠性供电方案,充分考虑了各种制约工期因素。在其他单位入场前,率先进行电缆通道破路埋管作业;设备基座全部采用预制板,现场拼装;对负荷需求进行了科学预估,确保不因规划变更而更改供电施工方案。“此外,雷神山医院施工条件也相对较好,是原军运村停车场,我们把所有电力设备都布置在医院外围,在施工过程中与其他建设单位高度协同,减少交叉作业冲突矛盾,没有出现任何停工滞工现象。”

1月29日18时23分,在反复确认具备全部送电条件后,调度人员按下操作按钮,灯光下,一只只伸开的隔离刀闸犹如阔别重逢的朋友,紧紧咬合在一起。连接雷神山医院的“生命线”被接通,现场一次性送电成功。雷神山医院工地顿时灯火通明。

1月31日,刚刚结束送电战斗任务的党员突击队员们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接到雷神山医院扩容新增项目任务,面对医院建设加速和任务加码,大家再次紧裹工作服,戴上防护口罩,向雷神山逆风前行。组织材料、布置施工现场、铺设电缆,仅仅一天的时间,2台变压器,110米电缆和4个电缆头2套计量装置就完工送电,并纳入雷神山主电网运行。

【数读】

武汉雷神山医院选址于该市江夏区黄家湖畔,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病床超过1500张(最多可容纳约1600张)。其中,医疗隔离区约52200平方米,医护住宿区约9000平方米,可容纳约2000余名医护人员。

雷神山医院采用双环四回路供电方式,可以实现四回线路中有两回线路出现故障,仍然正常供电。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