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特高压输电通道 返回

高质量支撑服务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9-12-27 浏览:

——访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政涛

中国电力新闻网见习记者 邓恢平 通讯员 王舒

经过近一年紧张有序、热火朝天地推进,2019年泛在电力物联网各项建设任务行将收官,新征程的号角即将吹响。

作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坚持需求导向、创新驱动、安全可靠、开放合作的原则,全力发挥信息通信技术支撑作用,高质量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12月17日,国网信通产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政涛接受了中国电力报记者专访,系统地介绍了该集团的工作进展、思路与经验、明年规划部署。

中国电力报:今年是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起步之年,国网信通产业集团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提供了哪些高质量的支撑服务?

王政涛: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举措。作为公司主要的信息通信产业力量,集团深刻认识到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集聚各方面资源,全力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在《国家电网公司泛在电力物联网2019年建设方案》确定的57项建设任务、25项综合示范任务中,主导或参与44项建设任务、20项综合示范任务,形成涵盖63个业务场景,246项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系列支撑方案。

在对外融通发展方面,集团牵头支撑“网上国网”建设,目前已完成全部27家省市公司上线;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能源服务平台,支撑打造“平台+生态”的智慧能源综合服务体系;提出多站融合数据中心站联网运营模式;开展面向绿色城市配送物流的综合能源服务与运营。

在对内质效提升方面,重点支撑公司生产运行方式优化和经营管理效率提升。推进“网上电网”建设,打造了图数一体、在线交互、人工智能的电网规划可视化应用平台;研发基建全过程综合数字化管理平台;支撑构建以智能采购、数字物流、全景质控为核心的现代(智慧)供应链体系;形成一套安全科学的移动办公整体解决方案。

在基础设施建设支撑方面,支撑总部完成公司企业中台、物联管理平台的顶层设计。推进电网资源业务中台总体设计;牵头支撑物联管理平台核心组件的定制化开发,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边缘物联代理装置。

在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方面,研制5G终端产品,首次实现基于5G技术的陆空一体化电力设施立体巡检。在新疆、安徽开展电力人工智能平台试点建设。支撑公司开展基于“一主两侧”架构的公司级区块链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在支撑公司基层单位赋能创新方面,成立集团县域泛在综合示范领导小组,全面开展面向地市(县)层级的针对性的方案策划及建设实施。

中国电力报:在推进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国网信通产业集团总结了哪些先进经验和做法?

王政涛:一是超前规划布局。建立“1+8+1”组织机构,即泛在电力物联网领导小组+3类8个工作组+泛在电力物联网项目推进办公室;明确“四大工作机制”,即重大专项统筹协同机制、信息互联互通机制、重点工作任务督办及运监机制、工作会议日报周报机制;形成《信产集团泛在电力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为更好地落实各项建设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坚持需求导向。密切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互联网部、营销部、设备部等相关部门、省市电力公司及其他直属单位交流,不断挖掘和引导客户新需求,以实用、实效促进相关解决方案的落地建设。

三是加强技术攻关。深化两级协同研发体系建设,优化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储备库,健全科研经费投入机制,培育国家级、省部级实验平台。

四是强化模式创新。以咨询为引领,各专业协同,提供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积极推进业务模式由“项目型”向“投资+运营服务型”转变,打造“数字基础设施运营商”。

五是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完成信息通信技术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和发展路线图制定。

中国电力报: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为更好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将如何部署?

王政涛:2020年,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将进入由点及面的新阶段,建设的规模、深度、速度将全面提升。集团将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总结提高、扩大战果。梳理今年各项试点成果,分析利弊,完善提高建设方案。坚持需求导向,将具备规模推广条件的项目,结合各地具体情况,差异化推广。

二是盘活存量资源,提高价值创造能力。进一步提高对现有网络基础设施和各类信息通信系统、数据资产等存量资源的整合与挖潜能力,利用互联网思维和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依托集团核心业务应用开发经验,改造提升传统业务,通过对现有各项业务应用的快速迭代创新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帮助客户用尽可能少的增量项目投资达到预期目标。以“平台+生态”模式,搭建汇集能源资源、网络资源、用户资源、数据资源、信誉资源等平台,为用户、电网、发电、供应商以及社会各界提供增值性智能服务,促进整个能源生态和全社会发展。

三是优化产业布局,培育新兴业务。集团将紧抓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重大机遇,坚定成为立足电网、面向社会的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运营商”。聚焦智能传感及智能终端、能源路由器、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关键技术及核心产品,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推进新技术实用化,打造具有显著成效且具备推广条件的自主创新产品,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是补齐硬件短板,发力智能终端制造。集团将聚焦各省市电力公司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难点,通过加强关键核心部件的替代和应用,打造覆盖电网输、变、配、用等业务场景的智能终端产品体系,建设统一生产制造基地,促进产业集群协同,打造一体化支撑服务体系。

五是持续创新,深化合作。一方面继续加大各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激发广大人才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才作为创新根本动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坚持开门搞建设,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系统内外企业、科研单位、地方政府等合作,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和力量,更好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向智能化转型,并积极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优秀经验与成果向相关行业推广。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物联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