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0日,川藏电力联网工程正式投运,标志着西藏昌都地区结束了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国家电网公司等40多家参建单位、2万余名建设者,经过8个月的努力,提前半年建成这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原输电精品工程,创造了世界高海拔地区电网建设“零死亡、零伤残、零缺陷”的新纪录。这也是继青藏联网工程后,公司建设的又一条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电力天路”。
川藏联网工程连接西藏昌都电网与四川电网,总投资66.3亿元。线路东起四川甘孜的乡城县,途经巴塘县,西至西藏昌都,新建巴塘、昌都2座500千伏变电站和邦达、玉龙2座220千伏变电站,新建昌都—巴塘—乡城双回500千伏和昌都—玉龙双回、昌都—邦达双回220千伏线路,全长1521千米。
川藏联网工程是当时世界上高海拔地区地形高差最大的输变电工程。由于工程沿线无铁路和高速公路,40万吨工程物资需从成都、大理和丽江沿川藏和滇藏公路中转运输抵达建设现场。甲供物资最长中转运输距离1150千米,工程物资运输里程达450万千米,可绕地球赤道110圈。
川藏联网工程的建成,彻底结束了西藏东部和甘孜南部电网孤网运行历史,不仅为康巴藏区百姓送去了光明和希望,也为“三江”流域水电开发外送打通了道路,有力支撑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南部地区的用电需要。工程建设能够解决西藏东部和甘孜南部枯期缺电,兼顾电力盈余外送,提高西藏东部和甘孜南部电网运行安全可靠水平。同时,工程满足金沙江上游、澜沧江上游和玉曲河水电开发送出需要,推动川藏两地藏区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