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特高压输电通道 返回

听说我国正在制定区域能源标准体系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能见Eknower 发布时间:2017-06-1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6月1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际合作部指导,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主办、新奥集团协办的 “加强能源节约与管理,助推绿色消费”的国际研讨会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博士刘猛介绍,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能源革命,发布多个政策文件支持多种能源输入、多种能源输出的全新能源产业型态,但只有行政文件,没有标准规范支撑。“现在全国区域性能源项目呈现遍地开花的趋势,这本身就说明这块领域商机非常大,企业非常积极,但是如同所有的产业一样,当这个产业蓬勃兴起的时候,大家就一起涌入进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提前的技术标准规范介入,缺乏系统的技术指导和支持性政策,就难以大范围的复制推广,而且起不到扶优汰劣的作用。”

 

刘猛介绍,国际上区域能源相关标准发展很快,尤其是像IEC、IEEE这样的国际化组织,在分布式能源方面制定了一批国际标准,另外欧美日等国家也制定了一些标准,目前标准主要集中在系统整体要求、设计操作、并网标准等相关方面。

 

国内相关标准发展相对滞后,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标准:一是GB/T 1028-2000给出了工业余热术语、分类、等级及余热资源计算方法;二是今年5月份刚刚发布的GB/T 33757.1-2007,该标准主要针对分布式冷热电能源系统的节能率。“因为分布式或者说区域能源系统因为是多种能源输入,同时多种能源输出,所以在能源品位上有差异,如果用常规的单一能源系统比如供电、供热来评价这种多能源系统,是不科学的。区域能源系统是不是经济合理,需要一套评价方法,节能率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给出了一套评价方法;另外针对新建或既有项目的节能率给出了分级标准,在定性和定量方面都给出了具体解决办法。”刘猛说。

 

此外我国还有CJJ145-2010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工程技术规范。在分布式电源并网方面,有一些规范,如NB/T 33010-2014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运行控制规范、NB/T 33011-2014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测试技术规范、NB/T 33012-2014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监控系统功能规范。

 

刘猛介绍,针对区域能源标准体系,未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将加快有关工作,目前已经梳理了标准的研究框架,包括区域能源的基础共性、规划、设计、工程施工、技术产品、运行、分析评估等标准子体系,最终将打造一个闭环的能源标准体系。

 

刘猛称,区域能源中的分布式系统、余热余能利用、区域能源互联网将会是接下来标准制定的重点领域,目前已报批的标准有《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技术条件第1部分:制冷单元》、《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技术条件第2部分:动力单元》,送审的有《工业余能资源评价方法》,在研的有《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设计导则》、《工业余热梯级综合利用导则》、《工业低品位余热集中供热系统技术导则》、《低温地能利用通用技术规范》、《泛能网术语》、《泛能网协同控制总体功能过程要求》。

刘猛表示,未来将加快区域能源国家标准的研究,基于相关示范应用的效果和反馈,完善提升标准,据此向相关主管部门提出区域能源标准化工作的建议,并将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通过如ISO/TC 301“能源管理与节能”标委会等技术平台,立足我国已有国际标准化基础,以及相关项目研究基础和我国区域能源标准化研究成果,积极推进、参与区域能源相关国际标准的研发应用。

 

据了解,新奥作为能源物联网领先企业,正在配合国家建立泛能网标准体系,基于综合能源全生命周期标准化,形成设施接入及微网互联、数据接口与传输、物联网平台及服务三层次的统一标准,推动生态体系扩展。

分享到:

关键字:区域能源 能源互联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