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特高压输电通道 返回

非盟:让全球能源互联网惠及非洲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驻肯尼亚大使馆 发布时间:2016-12-0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日前,全球能源互联网高级研讨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来自45个国家的驻联合国使团、有关国际组织、研究机构、跨国企业等170余位代表出席研讨会。

本次会议远在美洲召开,但非洲的电力发展状况却是与会代表们关注的重点。非盟基础设施和能源事务委员易卜拉欣博士(Elham Ibrahim)应邀参会,发表主旨演讲并接受了人民网专访。

非洲拥有丰富的电力资源,但也是缺电严重的地区。约55%非洲人口即约6亿人无法用电,主要归因于资源分布不均衡、开发能力低下。另据评估,非洲太阳能资源约占全球40%、风能资源约占全球30%、水能资源占全球12%,电力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据易卜拉欣介绍,非洲在发展电力方面有多项主张:非洲发展银行稍早前宣布“非洲能源新政”,目标是在2025年前实现全面通电;联合国为非洲设立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非洲自身也颁布“非洲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规划了2040年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计划新增八亿人口的电力供应。非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制定工作计划,统一各成员国意见,最终达成一致。

对于如何达成这些目标,易卜拉欣认为,如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一类的合作组织和机构以及企业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企业就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非洲约30%的能源项目是由中国企业执行。“非洲不仅要建立能源联接,还要打造能源产业。非洲不仅要创造工作机会,还要创造持续、可靠的就业,这需要依赖能源产业。所以非洲能源合作的目标是建立健康的能源产业,这应当是双赢。”她鼓励能源公司去非洲,设厂建站、打通输电系统、创造就业、为偏远地区通电。

目前,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简称国家电网)主导的多个能源互联互通项目已在中国得到成功实践,同时在巴西、印度各有两个项目正处于建设当中。国家电网正规划帮助非洲与欧洲、亚洲建立电力链接,并在非洲内建立电力中枢,实现电力互联互通,解决非洲能源问题。去年12月,国家电网与南非电力公司(Eskom)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合作内容涵盖输配电、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咨询、国际组织合作、技术培训等多个领域。

此次研讨会由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联合主办。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于2015年由国家电网发起设立,主张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尤其是针对落后地区,通过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增进南南合作、南北合作,将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解决缺电、消除贫困,缩小地区差异。

该合作组织成立一年多以来,在国家电网的主导和推动下,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深入推进,各界对于实现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发开、输送和使用的构想已经达成广泛共识。

对此,易卜拉欣表示,中国特高压电网建设成就令人钦佩,电力互联互通是十分理想的状态,需要全球协作。它在技术上、财政上都是可行的。只要保证能源互联网的运营维护能够做到公允、不被滥用,它确实可以带来很多机遇。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起了全球电力互联互通这一概念,同时有来自中国的相关经验,完全有能力在建立全球能源互联网方面有所作为。

她最后表示,希望与电力组织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在非洲早日落地。从而通过互联互通为非洲民众提供稳定、安全、动力、可负担的能源。非洲大部分能源资源都是可再生的,如水电、太阳能,这些清洁能源都能得到开发利用。此外,能源互联互通还能创造就业、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而带来和平稳定。

分享到:

关键字:能源互联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