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互联网改变世界,能源互联网正在改变世界,能源互联网将有力支撑能源变革。为加快能源供给侧改革,推动能源行业适应能源新技术、新环境、新趋势,促进能源互联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9月26日,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成立,同日,能源互联网与电力改革论坛在京举行。
周孝信院士当选为能源互联网专委会主任
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当选为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主任,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国网电动汽车服务公司副总经理江冰、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曾嵘当选为副主任,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同时兼任秘书长。能源互联网专委会副秘书长、华北电力大学刘敦楠副教授进行了工作汇报,并组织讨论了《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工作条例》。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史玉波、国务院研究室司长唐元、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巡视员王强、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巡视员景晓波、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国网电动汽车服务公司副总经理江冰、原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冮宇峰、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助理律方成、中国能源研究会秘书长郑玉平、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孙宏斌、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并致辞。
华北电力大学作为能源互联网专委会支撑单位
今年5月,经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成立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互联网专业委员会,由华北电力大学作为能源互联网专委会的支撑单位。4个月来,华北电力大学作为支撑单位从三个方面开展大会筹办工作,一是拟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章程,明确专委会服务范围、组织机构及职责;二是邀请华北电力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等高校与科研机构中能源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专家技术委员会,制定专委会的技术发展方向与重点项目;三是邀请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加盟成为专委会会员单位。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共收到了200余家单位提出的入会申请,目前已有10余家单位被确认为主任委员单位。
2015年8月,华北电力大学受国家能源局委托组织开展了“能源互联网与能源革命”、“能源互联网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能源互联网主要目标及实施路径”、“能源互联网的政策机制机保障措施”、“国内外能源互联网政策和工程的实施基础”等5项课题的研究工作,解决了能源互联网的定位、目标、实施路径等关键问题,并于2015年10月31日,在“能源互联网课题验收会议”上正式成立了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是依托覆盖能源领域多个学科方向的四大学院、国家新能源电力系统实验室、北京能源研究基地而组建的能源互联网产学研多方合作的研究机构,研究领域包括能源互联网的技术创新、经济管理、市场机制等多个方面的全部内容。为集中校内外能源领域的优势科研力量并且灵活运作,现阶段采用“中心”模式。在过去的一年里,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承担了多项能源互联网相关课题,积极打造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培养了一批能源互联网领域的专业人才。
未来5年,我国能源互联网行业增长率将达18.5%
“未来5年,我国能源互联网行业发展预计将维持18.5%的增长率。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能源互联网产业无疑将成为我国改革创新发展的强劲引擎之一”。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史玉波认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能源互联网产业无疑将成为我国改革创新发展的强劲引擎之一。
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提出,中国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这一重要论述顺应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大潮,明确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战略方向。
目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今年年初已经下发了关于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多个配套文件,从产业政策上给予了方针与指导,对能源互联网网络发展目标提出了方案。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国将积极构建智慧能源系统,推进能源与信息等领域新技术深度融合,统筹能源与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建设“源-网-荷-储”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能源互联网。
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巡视员王强、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巡视员景晓波、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国网电动汽车服务公司副总经理江冰、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副主任曾鸣、德国华人新能源学会主席廖宇、江苏现代低碳技术研究院院长徐拥军、华北电力大学教授黄永章、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建明、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赵勇强、中电国际政研室主任王冬容、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秘书长张晓枫、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于洋等13位专家分别就能源互联网、电力体制改革、电力需求侧管理、国外电力市场等主题进行演讲。政府、学界和企业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沟通、交流,共同探索适合在中国国情和能源结构下的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路线和具体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