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林洋能源2016年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30.37%符合预期:公司发布2016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32亿元,同比增长22.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0亿元,同比增长30.37%,对应EPS为0.50元。公司二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7.64亿元,同比增长14.14%,环比增长14.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21.74%,环比减少2.09%,对应EPS为0.22元。公司中报业绩符合我们和市场的预期。公司此前已披露2016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按截至2016年6月30日公司总股本4.98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5股。
传统智能业务承压,新业务布局加速:2016年上半年,公司电能表及系统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6.12亿元,同比减少14.89%;毛利率为32.89%,同比降低2.75个百分点;此外,在上半年两网电能表类招标中,中标金额继续保持在行业前列。同时,公司依托自身技术优势,通过自有渠道开拓以及与国际伙伴兰吉尔的全面战略合作,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包括立陶宛、西班牙、南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订单持续落地。新业务方面,由公司承建的四表合一试点项目相继落地山东、新疆、吉林、湖北、河南、蒙东等地,并在全国十余个城市陆续推开,技术上可实现专享信道和共享信道两种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持续开展线下用电服务,电力设备运维、微电网及储能系统等业务;同时,智慧光伏云平台运行效果良好;此外,公司加速占领微网及储能系统技术制高点,积极推进微电网和储能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在安徽、江苏、上海等地完成多个微电网示范项目,为未来业务创新和业绩增长提供可靠保证。
光伏电站并网规模已达560MW,打造分布式运营龙头:目前,公司设计、在建及运营的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超过1GW,已并网装机容量约560MW,其中江苏地区分布式电站94MW、安徽地区分布式电站235MW、山东地区分布式电站89MW、辽宁地区分布式电站7MW、内蒙古地区集中式电站135MW。2016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光伏发电收入2.01亿元,同比增长200.09%;毛利率高达76.62%,同比降低5.93个百分点。其中,公司控股69%的内蒙乾华100MW集中式电站,上半年实现收入8557万元,实现净利润5018万元,显示出极佳的盈利性。光伏相关产品实现销售收入5.14亿元,同比增长92.91%;毛利率为8.70%,同比降低10.73个百分点。公司依托智慧光伏云平台和专业运维团队,打造集约化、信息化、标准化的光伏电站运维体系。项目建设过程中,针对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项目类型,通过“联排光伏大棚”、“菌菇大棚”、“漂浮光伏”等创新应用,优化设计方案;项目涉及农光、渔光、荒山、屋顶、水面等不同应用场景,为后续探索“光伏+”运营模式起到良好示范效应,进一步助力公司成为东部最大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营商的目标。
节能业务聚焦细分市场,能效管理初见成效:在LED照明领域,公司在拓展国内外产品销售业务的同时,进一步聚焦工程、亮化项目与细分市场,减少低毛利的代工业务。2016年上半年,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382万元,同比减少31.42%,毛利率同比提升0.20个百分点至21.41%。公司积极拓展能效管理相关业务,从用户需求侧出发,依托智慧能效管理云平台,实现用户设备能耗的可视化监控,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为客户提供多种能效管理方案,现管理年用电量逾15亿度。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拓展云平台客户的节能服务业务,围绕工业用户的节能增效、工业余热余压回收等业务,在安徽、江苏、云南等地开展节能改造项目,公司新业务发展取得良好开端。
期间费用率有所下降,资产负债表保持健康:2016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1.49%,同比下降1.41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下降0.60个百分点至3.17%,管理费用率下降1.85个百分点至7.55%,财务费用率提升1.02个百分点至0.76%。公司2016年上半年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减少10天至90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减少35天至168天;2016年半年度末资产负债率为25.21%,资产负债表保持健康。公司2016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净流出7.74亿元,同比去年上半年净流出2.48亿元有所恶化。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6-2018年的EPS分别为1.25元、1.71元和2.07元,对应PE分别为33.5倍、24.4倍和20.2倍,维持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目标价45元,对应于2016年36倍PE。
风险提示:政策不达预期;分布式项目推进不达预期;电表需求不达预期;能源互联网布局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