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特高压输电通道 返回

张宁:引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电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6-03-17 浏览:

──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办公厅主任张宁

中国电力报 中电新闻网记者 朱怡   

我国已在资源评估、科技攻关、装备研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

中国电力报:今年全国两会您关注哪方面问题?

张宁:我今年关注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问题。当前,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是各国普遍面临的三大挑战,根源在于化石能源的长期大规模开发使用。

应对挑战的根本出路是加快清洁发展,以清洁能源发电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在能源消费上实施电能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发电。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通过“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的方式,以清洁和绿色满足全球能源需求。通过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到2050年全球清洁能源占比可提高到80%左右,成为主导能源。

中国电力报: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有何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张宁:一是拉动经济增长。若国家统一规划和部署建设能源互联网,“十三五”“十四五”期间电网、电源合计每年投资可达2万亿元,每年可拉动GDP增长超过1.5个百分点。二是推动结构调整。能源互联网建设每年可消化钢材产能1800万吨、风电产能3000万千瓦、光伏产能3500万千瓦,有力带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供给侧改革、带动产业升级。三是有效治理雾霾。到2020年,东中部负荷中心接受外来清洁电力可达到3.1亿千瓦,每年替代原煤4.8亿吨,PM2.5降低20%。到2025年,我国清洁能源比重可提高到23%。四是提升国际影响力。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落实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我国在全球能源竞争中占领制高点,在国际事务和气候变化谈判中增强话语权。

中国电力报:从技术和经济层面探讨,全球能源互联网究竟是幻想还是待望的现实?

张宁:目前,我国已在资源评估、科技攻关、装备研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在支撑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方面,我国自主创新的特高压技术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智能电网建设走在世界前列,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和产能均位居世界第一,具备引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有利条件,需要把握先机,加快推进。

我建议,一是要加快各级电网建设,重点加快特高压骨干网架和配电网建设,解决我国电网“两头薄弱”问题。力争2020年国家电网形成东部、西部特高压同步电网,到2025年基本建成中国能源互联网。二是大规模开发清洁能源,重点推进西南水电、西部北部风电、太阳能发电集约化开发和大规模外送,高效有序发展各类分布式清洁能源。

三是严格控制东中部煤电,“十三五”期间应下大决心控制东中部煤电规模。四是推动“一带一路”和电网互联互通,重点加快推进中俄、中蒙、中巴联网工程,研究推进东北亚、东南亚、中亚、亚洲—欧洲、亚洲—非洲、非洲—欧洲等跨国跨洲联网项目。

分享到:

关键字:能源互联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