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特高压输电通道 返回

特高压为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提供了技术保障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亮报 发布时间:2016-03-09 浏览:

记者:全球能源互联网可以帮助消纳更多的像光伏发电这样的新能源,您怎么看待全球能源互联网?

陈康平:每一个产业巨变都会影响每一个人。能源是最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现在流行“互联网+”的概念,我认为能源与互联网的结合,在不久的将来会是一次行业革命。能源特别是电力的性质,就是共享性比较强、流动性比较强,与互联网结合,能够把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举例来说,某一时期,上海能源紧缺,但江西这个时期能源很富余,怎么调配呢?通过能源互联网进行智能管理,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自动调配,效率多高啊!

我们有自己的光伏电站监控体系,每一个电站的实时运营情况,我们都能掌控。我认为,今后我们的很多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起来后,很大一部分工作量会集中在运营维护管理方面。如果每个电站都是靠自己独立地、孤立地去运营管理维护的话,效率是非常低下的。能源互联网能自动去调度运营这些分散的光伏电站,把这些小型光伏电站从涓涓细流汇聚成强劲的电力。另外,从微观上讲,中国很快就要面临如何进行智慧能源管理的问题,具体能细微到家庭电器的管理,其实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微型的能源互联网,世界上每个家庭的微型能源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就形成更大范围的能源互联网。

记者: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有助于消纳光伏发电,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作为光伏发电设备生产和运营企业,您怎么看光伏发电的前景?

陈康平:从长远看,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现阶段西部地区光伏发电的成本约每千瓦时0.6~0.7元,中部地区的成本约每千瓦时0.8元,虽然比火力发电成本高,但纵向地看,随着技术的革新,光伏发电成本将来还有可能再降一半。如果把碳排放成本考虑进去,当前清洁能源已经比传统能源具有优势,未来经济高效的光伏发电完全可以为全球能源互联网提供稳定的电力。

记者:您认为中国在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方面有什么优势?

陈康平:中国现在的特高压技术发展得很好,在全球是领先的,为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提供了技术保障。比如现在甘肃等地出现的弃风弃光现象,最主要的就是特高压的建设还没有跟上,中国一直在建设特高压,但还是不够,还需要建设更多的特高压线路。我们作为光伏行业的企业,也呼吁大家对于西电东送的特高压项目的建设要更重视。

分享到:

关键字:能源互联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