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特高压输电通道 返回

专家怎么看“全球能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6-01-17 浏览: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紧迫、最严峻的威胁,应对气候变化是联合国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全球能源互联网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联合国将大力支持和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解决世界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案,依托特高压技术实现全球电网互联是可行的,将带领世界走向可持续发展。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把豪言壮语付诸行动,必将取得巨大成就,最重要的是,中国、国际能源署和全世界都将因此而受益,所以我呼吁,让我们共同开启合作的新时代。

——国际能源署署长 法提赫·比罗尔

全球能源互联网提醒了我们: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变化,是时候做出改变了。书中的探索,也正是联合国正在做的事情——找到有效的方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带领人类迈入低碳生活的时代,并逐步适应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已经在低碳发展的理念、技术上不断创新,并积极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帮助。这也恰恰证明,让可持续发展达成世界共识并成为现实,需要更多的国际合作,需要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 帕兹托

全球能源互联网展示了一个前瞻性的视角,让我们认识到在全球范围内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我们必须把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科技创新和理念创新做成成功的商业案例,这样,全球范围内的可再生能源才能得以加速发展,这种示范效应十分明显,必将带动一大批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创始人、特别高级顾问 乔治·科尔

《全球能源互联网》中提出用智能方式解决能源资源的采集利用问题,利用地理位置有效获取风能,打破国家之间的障碍,建立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个有效途径。《全球能源互联网》让我们看到更远大的前景,让我们深刻思考不能只依靠协议,必须采取行动。我认为,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立全球能源互联网,探索绿色电网联盟、清洁能源联网是很好的行动。

——欧洲气候议会秘书长 邓洛普

借助全球能源互联网,化学电池、电子电器、电动汽车等工业将迅速发展,许多设想将成为现实。比如使用已久的汽车,以后大家都会使用节能环保的电动汽车,我们未来还将实现电网+汽车,电动汽车将成为一个个电能储存设备。从解决中国的缺电问题到建立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做出了巨大贡献。

——美国能源部前副秘书长 桑德罗

《全球能源互联网》一书中,对全球能源的现状与未来、科技的演变等都有详尽说明,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及电力的开发、使用都有很大贡献。此外,《全球能源互联网》提到了中国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我们也应当向中国、向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学习。

——IHS咨询公司副主席 耶金

随着环保和节能越来越受到重视,电力行业面临着前所未见的挑战和契机。刘振亚董事长极具前瞻性地倡导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为能源行业勾勒出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也为全球人民持续提升生活水平的意愿带来了希望。

——新加坡能源副总裁 郑月宝

我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能够建成的,其将根本解决长期困扰人类发展的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经济危机等问题。我们期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也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院士积极呼吁,共同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研究、建设和发展。

——原电力部部长 史大桢

能源互联网的影响在哪?我想最重要的是全球电力市场的形成。这意味着我们有可能把这些战略构想、理念付诸实施。我建议,可以在周边及“一带一路”比较现实的区域规划构想当中,把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规划体现出来、实施下去。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冯飞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能源领域此前所未见的重要专著,具有丰富的科学想象力和人类知识的厚重积淀。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构想,这是探索协同解决全球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大战略,是具有可行性的、真正意义上的顶层设计,它将引领我们走上一条国际协同合作、解决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与持续改善生活环境这一基本矛盾的能源发展与利用的光明之途。

——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卢强

《全球能源互联网》针对世界能源供应、能源环境、能源配置和效率等方面问题,以全球视角审视世界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和解决方案,全面分析世界能源发展现状及未来将面临的挑战,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进“两个替代”(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的解决思路。这是一部以全新视角探索能源可持续发展,加快以风、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前沿技术创新发展的专著。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剑波

《全球能源互联网》具有实践性。这本书为我们提出了很多实践课题,比如先进的电网技术、发电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智能化的发展,以及国际间的经济贸易合作和各种政策方面的课题。这本书将为未来能源电力学科的发展开辟重要研究领域,学校的学者和学生将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和早日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华北电力大学校长 刘吉臻

《全球能源互联网》这本书对于促进中国能源走出去,促进中国能源界对解决全球能源问题做出应有贡献,是一个重要指导。书中提出了“一极一道”,分析了我们周边地区的资源怎样通过能源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并且能指导我们中国的企业和相关投资更好地向周边发展。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 石定寰

全球能源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是一个正在逐步实现的蓝图。它所倡导的推动国际能源合作、实现全球资源共享的理念,对推动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对于推动世界能源、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 李俊峰

分享到:

关键字:全球能源互联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