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灵活性调节资源 返回

国网江苏射阳供电积极推进龙源20万千瓦、远景25万千瓦2个储能项目全容量储能单元并网

作者:宋钰 吉喆 张珊珊 来源:中国电力报 发布时间:2024-12-1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12月12日,国网江苏射阳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射阳港低(零)碳产业园绿电绿证交易服务站,为产业园内益海粮油企业提供绿电交易服务,指导企业人员在绿色电费金融业务平台录入承兑汇票信息。银行收取“贴现”费后,立即按汇票金额将现金打到供电公司账户,即可完成电费缴纳。

  供电公司与企业之间的绿电交易是服务新型电力系统的重大机制创新,射阳供电聚力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全力推动地区能源底色增绿、产业发展降碳。

推进新能源配网建设

  “现场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危险点等一定要交代清楚,让每位工作人员心中都有一份作业‘施工图’、一张安全‘明白纸’。”11月13日,在射阳盐场100兆瓦农(渔)光互补项目施工现场,射阳供电项目部安全专职人员尚上正在嘱咐施工负责人。

  电网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及时性对于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射阳供电积极融入数智化坚强主干网建设大局,在扬镇直流三期东线方案路径选线工作中积极作为,与属地政府密切协作,对生态红线等关键边界条件展开深入摸排。在滨海港2x100万千瓦送出工程射阳境内线路建设中,从路径勘察审批到初设评审,每个环节都精心协调,确保前期工作顺利开展,提前完成了国能龙源射阳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可研收口,并顺利取得核准。

  该公司还积极推进新能源配套电网项目规划建设。按照“适度超前、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安全可靠”的原则,制定详细的电网建设时间表和路线图,银宝光伏送出工程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清能射阳黄沙港6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初步设计内审、华盛15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送出工程可研等工作也按部就班进行,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创新探索绿电溯源

  6月17日,江苏秾晨新能源有限公司6兆瓦分散式风电改接项目成功并网。“随着秾晨风电改接成功,叠加现有分布式光伏、零碳社区等,目前射阳港(近)零碳产业园区接入绿电专线专变的绿电年发电量约3000万千瓦时,超过绿电需求企业年度用电量2100万千瓦时,并实现全年超1200小时纯绿电供应。”射阳供电发展建设部主任房旭说。

  射阳港(近)零碳产业园区是江苏省首批沿海新型电力系统园区级试点,射阳供电结合园区绿电、企业绿电需求,积极开展绿电专线专变改造,完成110千伏临港变10千伏间隔调整,将有绿电需求的用户线路和绿电归并至变电站同一段10千伏母线,形成区域绿电供需与电网单一联络点,构建界面清晰、物理可溯源的绿电供应模式,助力园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今年5月,全国首个园区级绿电绿证交易认证服务联合体在射阳港(近)零碳产业园揭牌。射阳供电遴选业务骨干入驻,开展客户走访服务,提供政策咨询、账单解读、交易协助等一站式绿电需求服务。并协助园区企业完成国网系统首笔绿色电费数币金融业务,以更低的贴现利率实现“电费融资+支付销账”全流程线上化操作,助力绿色电费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该公司已服务园区内企业完成绿电交易4889兆瓦时,同比增长2.23倍,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22.2万吨。

深化供电能效服务

  11月25日,射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来到射阳县陈洋镇新条5号台区,检查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及电抗器运行情况,动态跟踪电压越限治理成效。

  今年以来,射阳地区分布式光伏呈现爆发式增长,新增装机17.87万千瓦,同比增长73.66%。“为应对分布式光伏接入导致的电压越限,我们试点应用光伏逆变器和电抗器协同运行策略,完成特庸镇王村1号配变、特庸镇串河7号配变等射阳县内14处受光伏影响较严重台区电压越限治理,为分布式光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和实践经验。”射阳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中心主任张轩说。

  光伏逆变器和电抗器协同运行策略是在台区智能融合终端侧和光伏侧分别安装即插即用通信模块,实现融合终端对各个分布式光伏的信息感知,同时在融合终端系统内安装台区电压控制自律APP,通讯APP发送功率因素开启设置报文给光伏逆变器,光伏逆变器收到后,更改当前光伏逆变器功率因素,并回复成功指令给通讯APP,通过控制无功输出,并加装电抗器,可以达到降低电压的效果。

  该公司还拟选取射阳港零碳社区、洋马贺东村、射南安置区试点建设现代智慧配电网,进一步打造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应用场景。今年迎峰度夏期间,该公司积极推进龙源20万千瓦、远景25万千瓦2个储能项目实现全容量储能单元并网,15天内完成远景储能地块线路迁移,18天内实现项目临时用电送电,完成供用电合同与调度协议签订、并网调试等工作,有效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增强全省负荷顶峰保供能力。

分享到:

关键字:新型电力系统,绿电交易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